遊黃龍洞
春草夏更長,洞門藹餘綠。
晨興理孤策,衣露時沾渥。
緬邈睇衆峯,逶紆赴長谷。
粼粼涉溪影,蕭蕭翳巖竹。
風磴炫雜花,雲潭亂雙瀑。
沫雨晴驟飛,遊鱗清可掬。
荒宮久榛莽,石岸多隈曲。
方齊昔人蹤,茲焉遂幽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藹餘綠:藹,茂盛的樣子;餘綠,指剩餘的綠色,這裏形容洞門周圍植物茂盛。
- 晨興理孤策:晨興,早晨起牀;理,整理;孤策,指獨自出行的裝備。
- 衣露時沾渥:沾渥,沾溼。
- 緬邈睇衆峯:緬邈,遙遠;睇,看。
- 逶紆赴長谷:逶紆,曲折;赴,前往。
- 粼粼涉溪影:粼粼,水波閃爍的樣子。
- 蕭蕭翳巖竹:蕭蕭,風吹竹葉的聲音;翳,遮蔽。
- 風磴炫雜花:風磴,山風;炫,閃耀。
- 雲潭亂雙瀑:雲潭,雲霧繚繞的深潭;亂,形容瀑布水流湍急。
- 沫雨晴驟飛:沫雨,飛濺的水花;晴驟飛,形容水花在晴朗的天空中飛濺。
- 遊鱗清可掬:遊鱗,遊動的魚;清可掬,清澈得可以用手捧起。
- 荒宮久榛莽:荒宮,荒廢的宮殿;榛莽,雜草叢生。
- 石岸多隈曲:隈曲,彎曲。
- 方齊昔人蹤:方齊,剛剛到達;昔人蹤,古人的足跡。
- 茲焉遂幽築:茲焉,在這裏;幽築,隱居之所。
翻譯
春天的草在夏天更加茂盛,洞門周圍綠意盎然。早晨起牀整理好獨自出行的裝備,衣服不時被露水沾溼。遠望羣山,曲折地走向深谷。涉水過溪,水波閃爍,風吹過巖邊的竹林,發出蕭蕭聲。山風中雜花閃耀,雲霧繚繞的深潭中,兩道瀑布水流湍急。晴朗的天空中,飛濺的水花如雨,清澈的溪水中,遊動的魚兒清晰可見,彷彿可以伸手捧起。荒廢的宮殿已被雜草覆蓋,石岸彎曲多變。剛剛到達這裏,便決定在此隱居,追尋古人的足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黃龍洞的遊歷體驗,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藹餘綠」、「風磴炫雜花」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畫卷。同時,通過對「荒宮久榛莽」和「茲焉遂幽築」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山水詩的典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