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元旦毛子霞招同何不偕登黃鶴樓

君子羈心積此晨,鶴樓斟酌歲華新。 城頭江漢一千里,座上羅浮兩個人。 細草暗催行處綠,落梅飛盡隔年春。 誰堪天下無窮路,來伴微生易老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庚子元旦:庚子年(即1660年)的元旦。
  • 毛子霞:人名,詩人的朋友。
  • 鶴樓:即黃鶴樓,位於今湖北省武漢市。
  • 斟酌:此處意爲品味、欣賞。
  • 歲華新:新的一年。
  • 城頭江漢:指城牆上的江漢,即長江和漢水。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惠州市,此處指詩人和朋友何不偕。
  • 落梅:凋落的梅花。
  • 隔年春:已經過去一年的春天。
  • 微生:微小的生命,詩人自謙之詞。

翻譯

在庚子年的元旦清晨,我積聚了滿心的思緒,與毛子霞一同登上黃鶴樓,品味新年的氣息。站在城頭,遠眺長江和漢水,延伸至千里之外;而在我們的座位上,只有我和何不偕兩位來自羅浮的人。腳下的小草悄然催生出新的綠色,而凋落的梅花則宣告着去年的春天已經遠去。誰能忍受這世間無盡的道路,願意來陪伴我這微不足道、容易衰老的生命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元旦之日與友人登樓遠眺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認識。詩中「城頭江漢一千里」展現了壯闊的自然景象,而「落梅飛盡隔年春」則透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淡淡哀愁。結尾的「誰堪天下無窮路,來伴微生易老身」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路途的無奈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