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沈耕巖徵君

前者淵明後者潛,眉生老矣稱耕巖。 今人追古如一轍,高名應向陵陽鑱。 陵陽之峯連敬亭,即今文脊棲瞿硎。 宣城縱有玄暉守,那得徵君出戶庭。 我從廬嶽趨黃山,避暑吳淞秋始還。 江樓遠望不及往,宛然斯人蒼翠間。 共是山林江海士,寄書合倩琴高鯉。 告君舊事君應喜,乞君書滿涇縣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君:古代對有學問的隱士的尊稱。
  • 陵陽:地名,位於今安徽省宣城市。
  • (chán):古代一種銳利的鐵器,這裏比喻名聲顯赫。
  • 文脊:山名,位於宣城。
  • 瞿硎(qú xíng):地名,位於宣城。
  • 玄暉:南朝宋詩人謝朓的字,曾任宣城太守。
  • 廬嶽:指廬山。
  • 吳淞:地名,位於今上海市。
  • 琴高鯉:傳說中的仙人琴高所騎的鯉魚,這裏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 涇縣紙:涇縣出產的紙,以質地優良著稱。

翻譯

前有淵明,後有潛,眉生老矣,自稱耕巖。 今人追古,如出一轍,高名應向陵陽顯。 陵陽之峯連敬亭,即今文脊棲瞿硎。 宣城雖有玄暉守,那得徵君出戶庭。 我從廬山赴黃山,避暑吳淞秋始還。 江樓遠望不及往,宛然斯人蒼翠間。 共是山林江海士,寄書合倩琴高鯉。 告君舊事君應喜,乞君書滿涇縣紙。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沈耕巖徵君的高潔品格和隱逸生活。詩中通過歷史人物淵明和潛的對比,突出了徵君的隱士形象。後文通過對陵陽、文脊、瞿硎等地名的描繪,展現了徵君隱居之地的幽靜與遠離塵囂。詩末表達了作者對徵君的敬仰之情,並希望得到他的書信,以此表達了對徵君學問和品格的渴望與追求。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