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子罕:人名,宋國的大夫。
- 不貪爲心:以不貪婪作爲內心的準則。
- 人玉:別人獻上的玉。
- 吾守吾琛:我堅守我自己的珍寶(指德行)。
- 利之靡溺:不被利益所迷惑。
- 物孰能侵:沒有什麽外物能夠侵犯。
- 寶各不喪:各自的寶物(德行)都不會喪失。
- 昭哉德音:明亮的德行之聲。
- 天王:指君王。
- 求車求金:追求車輛和金錢。
繙譯
宋國的子罕,以不貪婪爲內心的準則。 別人獻上玉石,我堅守我的德行。 不被利益所迷惑,外物怎能侵犯我。 各自的寶物(德行)都不會喪失,明亮的德行之聲昭示著。 唉,君王啊,你卻在追求車輛和金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宋國大夫子罕與君王的不同追求,贊美了子罕堅守德行、不貪圖物質的高尚品質。詩中“不貪爲心”、“吾守吾琛”等句,凸顯了子罕的清廉自守,而“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則進一步強調了他不爲外物所動的堅定立場。結尾的“求車求金”則是對君王貪圖物質享受的批評,與子罕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對貪欲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