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羚羊:一種生活在高山峽谷中的動物,這裏形容峽谷險峻。
-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和髮飾,代指婦女,這裏指婦女也被捲入戰爭。
- 析骸:分解屍骨,形容戰爭的慘烈。
- 三版:古代築牆用的夾板,這裏指防禦工事。
- 湮:埋沒,消失。
翻譯
在羚羊穿梭的千丈峽谷中,鐵馬揚起了一秋的塵埃。 戰場上留下了婦女的身影,干戈之下,連市井之人也參與了戰鬥。 屍骨被分解,仍有人用以生火做飯,防禦工事雖未完全建成,但尚未被埋沒。 只怕明年東南的田野,將不再有春天的生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爭的殘酷景象,通過「羚羊千丈峽」和「鐵馬一秋塵」的對比,展現了戰場的險惡與荒涼。詩中「巾幗遺諸將,干戈戰市人」揭示了戰爭不分男女老少,連婦女和普通市民都被捲入其中。後兩句「析骸猶可爨,三版未成湮」則進一步以屍骨和防禦工事的形象,表達了戰爭的慘烈和人民的堅韌。結尾「只恐東南畝,明年不用春」則是對未來的憂慮,擔心戰爭的破壞將使大地失去春天的生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
陳恭尹的其他作品
- 《 越臺新柳詩十首和王礎塵 》 —— [ 明 ] 陳恭尹
- 《 送李茜爲孝廉謁選都門便道萍鄉訪尚澠其王孫 》 —— [ 明 ] 陳恭尹
- 《 熏籠 》 —— [ 明 ] 陳恭尹
- 《 沈左臣惠墨竹賦柬五首 》 —— [ 明 ] 陳恭尹
- 《 閏七月二日長壽石公招同毛匏村司馬張損持吉士吳晉濤少尹楊勉庵孝廉唐海門黃蘭偶司紅暹諸文學雅集離六堂次毛 》 —— [ 明 ] 陳恭尹
- 《 高固齋以長歌贈別賦答 》 —— [ 明 ] 陳恭尹
- 《 題畫蓮花二首 》 —— [ 明 ] 陳恭尹
- 《 送潘涵觀之高涼二首 》 —— [ 明 ] 陳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