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充李銓部赴闕六首

峨峨銅梁,上拂井絡。 東束夔門,北跨劍閣。 石擘五丁,鼎峙三國。 浚哲文明,光分於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銅梁:山名,位於今重慶市銅梁區。
  • 井絡:星宿名,這裡指天空。
  • 夔門:即夔州,古地名,今重慶市奉節縣一帶。
  • 劍閣:地名,位於今四川省劍閣縣,是古代蜀道的要沖。
  • 石擘:巨大的石頭。
  • 五丁:古代神話中的五位力士,傳說他們開辟了蜀道。
  • 濬哲:深邃的智慧。
  • 文明:文雅有禮,文化昌盛。
  • 光分於嶽:光芒四射,如同山嶽一般。

繙譯

高聳的銅梁山,曏上拂觸星宿。 東邊緊束夔門,北邊跨越劍閣。 巨大的石頭開辟了五丁之路,三國鼎立於此。 深邃的智慧與文明,光芒如同山嶽般四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銅梁山的雄偉景象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過“峨峨”、“石擘五丁”等詞語,展現了山勢的巍峨與歷史的厚重。詩中“濬哲文明,光分於嶽”一句,既贊美了儅地的文化底蘊,又象征了李銓部的才智與光明前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李銓部赴闕的祝願與期待。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