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集帥少府從龍署中

百里常多暇,千秋覆在茲。 清緣麋鹿友,雅道吏人師。 徑許羊求過,林應稽阮窺。 如君散帙處,寧異隱茅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麋鹿友:指與麋鹿爲友,比喻隱居山林,與自然和諧相處。
  • 吏人師:指以吏人的身份來傳道授業,即以公務之便傳播文化。
  • 羊求:指羊和求,羊代表溫順,求代表追求,這裏指平和的追求。
  • 稽阮:指稽康和阮籍,兩位都是魏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以放達不羈著稱。
  • 散帙:指打開書卷,閱讀書籍。
  • 茅茨:茅草覆蓋的屋頂,指簡陋的居所,這裏比喻隱居的生活環境。

翻譯

在百里之地常有閒暇,千秋的時光也在這裏流轉。 我與麋鹿爲友,享受清靜的生活,同時以吏人的身份傳播雅道。 小徑上羊和求可以平和地走過,林中彷彿能看到稽康和阮籍的身影。 像你這樣在書卷中尋找知識的地方,難道不就像是隱居在茅草屋中一樣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隱逸生活。詩中「麋鹿友」、「吏人師」等詞語,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化傳播的責任感。通過「羊求過」、「稽阮窺」等意象,詩人展現了一種平和而深邃的精神追求。最後以「散帙處」與「隱茅茨」作比,強調了在簡樸環境中追求知識與真理的理想狀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讚美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