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庵放生

來尋初地便如歸,石蘚蒼蒼著野暉。 向晚信心人早集,出籠梳翼鳥齊飛。 錢財少亦通慈念,功德多煩搭戒衣。 法事正完吟思發,微風生樹月微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初地:佛教用語,指修行者初次到達的境界或地方。
  • 石蘚:生長在石頭上的苔蘚。
  • 蒼蒼:形容顏色深綠。
  • 野暉:野外的陽光。
  • 信心人:虔誠的信徒。
  • 出籠梳翼鳥齊飛:形容放生的鳥兒從籠中飛出,整理翅膀,一同飛翔。
  • 錢財少亦通慈念:即使錢財不多,也能表達慈悲之心。
  • 功德:佛教用語,指做好事所積累的善果。
  • 搭戒衣:佛教徒在舉行法事時所穿的特殊服裝。
  • 法事:佛教的宗教儀式。
  • 吟思發:指詩人的思緒和創作慾望。
  • 月微微:形容月光微弱。

翻譯

來到這裏尋找修行的起點,感覺就像回到了家,石頭上的苔蘚在野外的陽光下顯得深綠。傍晚時分,虔誠的信徒們早早聚集,放生的鳥兒從籠中飛出,整理翅膀,一同飛翔。即使錢財不多,也能表達慈悲之心,做好事所積累的善果需要穿上戒衣來完成。法事剛剛結束,我的思緒和創作慾望開始涌現,微風吹動樹木,月光微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西來庵放生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和宗教活動的結合,表達了修行者內心的寧靜與慈悲。詩中「石蘚蒼蒼著野暉」等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寧靜祥和的氛圍,而「出籠梳翼鳥齊飛」則生動描繪了放生活動的場景,體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結尾的「微風生樹月微微」則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靜謐的夜景,使全詩意境更加深遠。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