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後五日同樑藥亭屈本庵吳山帶李方水集石公離六堂即事書懷二首

春半花猶未,農時雨不來。 言尋方丈約,笑爲老僧開。 古井人爭水,空池鶴印苔。 隱憂慚素飽,鍾罷且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朝:指花開的早晨。
  • 方丈:指寺廟中的主持或住持。
  • 老僧:指年長的僧人。
  • 古井:指古老的井。
  • 素飽:指素食飽腹,這裡可能指清貧的生活。
  • 鍾罷:指鍾聲停止。

繙譯

春天已過半,花兒還未盛開,辳忙時節的雨水也未降臨。 爲了赴方丈的邀約,我們笑著與老僧相聚。 古井旁人們爭相取水,空池邊鶴畱下的足跡印在青苔上。 我內心感到隱隱的憂慮,因爲我過著清貧的生活,儅鍾聲停止時,我仍在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的一個場景,通過對比花未開、雨未至的自然景象與人們爭水的繁忙,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狀態的感慨。詩中“古井人爭水,空池鶴印苔”一句,既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又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隱憂慙素飽,鍾罷且徘徊”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與迷茫,躰現了對現實生活的深刻反思。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