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張桐君四首

燈下文猶草,宵中館已捐。 有生終是化,無疾即爲仙。 胤子來千里,歸舟動隔年。 知君丈夫志,不死女兒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宵中館已捐:宵中,夜晚。館,指住所。捐,放棄,這裏指去世。
  • 有生終是化:有生,指生命。化,變化,這裏指死亡。
  • 無疾即爲仙:無疾,沒有疾病。仙,指仙人,這裏比喻健康長壽。
  • 胤子來千里:胤子,兒子。來千里,指從遠方來。
  • 歸舟動隔年:歸舟,回家的船。動隔年,指動身回家需要隔年。

翻譯

燈下還在草擬文章,夜晚卻已離世。 生命終將逝去,無病無痛便是長壽。 兒子從千里之外趕來,回家的船要等到明年。 我知道你有着大丈夫的志向,不會在兒女情長中消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悼和對生命的深刻思考。詩中,「燈下文猶草,宵中館已捐」描繪了逝者生前勤奮工作的場景與突然離世的對比,突顯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後兩句則通過對「有生終是化,無疾即爲仙」的闡述,表達了對生命終結的接受和對健康長壽的嚮往。最後兩句則讚揚了逝者的丈夫氣概,強調其不會被兒女情長所困,體現了對逝者人格的尊重和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逝者的一種深切緬懷。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