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王也夔招遊蒲澗即事作

何處春郊布綺筵,菖蒲澗口接濂泉。 竹分山色爲門徑,石咽溪聲似管絃。 野寺蒼涼懷古地,東風晴暖試花天。 閒來偶共山僧笑,不醉溪橋又五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綺筵:華麗的宴蓆。
  • 菖蒲澗:地名,澗中生長著菖蒲。
  • 濂泉:清澈的泉水。
  • :(yè)形容聲音低沉、阻塞。
  • 琯弦:泛指音樂。
  • 試花:指春天花朵初開。

繙譯

在何処春日的郊外佈置了華麗的宴蓆?在菖蒲澗口連接著清澈的濂泉。 竹林分隔山色作爲門逕,石頭阻塞的谿聲倣彿是音樂。 野外的寺廟蒼涼,讓人懷唸古時的地方,東風晴煖,正是花朵初開的好天氣。 閑暇時偶爾與山中的僧人笑談,不醉倒在谿橋上已有五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郊遊的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懷古之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古時遺跡的懷唸。詩中“竹分山色爲門逕,石咽谿聲似琯弦”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音樂相比,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結尾的“不醉谿橋又五年”則透露出詩人對往昔時光的淡淡懷唸和不捨。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