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發漢口毛子霞在武昌不得更別舟中夜坐作詩寄之

滄波芳草暮生煙,東望離心倍黯然。 短棹擬過黃鵠渡,輕裝催上白門船。 遙從江漢分流地,坐到星河欲曉天。 明日五更應已遠,故人殘月正高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波:青蒼色的水波。
  • 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 黃鵠渡:地名,位於武昌附近。
  • 白門船:指南京的船隻,白門是南京的別稱。
  • 江漢分流地:指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即武昌。
  • 星河:銀河。
  • 五更: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
  • 故人:老朋友。

翻譯

青蒼的水波和芳草在暮色中似乎生起了煙霧,向東望去,我的心情倍感黯淡。 我打算乘小船穿過黃鵠渡,急忙整理行裝登上前往南京的船隻。 在長江和漢江的交匯處,我坐着直到銀河漸漸亮起,天將破曉。 明天五更時分,你應該已經遠去,而我那老朋友,或許還在殘月下高枕無憂地睡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離別時的深情與不捨。詩中,「滄波芳草暮生煙」一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渲染出一種淒涼而美麗的離別氛圍。後句「東望離心倍黯然」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深切感受。詩的結尾,通過想象故人安睡的情景,更增添了一分離別的哀愁與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無奈。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