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密之學士

桂林西去雪雰雰,皖國殘山轉鬱雲。 偃息自憐徵鄭宦,激卬人識相張君。 玉堂春別夔龍侶,石室天空麋鹿羣。 還倚松風辭好爵,九皋鳴鶴動相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雰雰(fēn):形容雪花紛紛的樣子。
  • 皖國:指安徽,古稱皖。
  • 偃息:休息,停止活動。
  • 徵鄭宦:指徵召爲官,鄭宦指官職。
  • 激卬:激昂,情緒高漲。
  • 相張君:指張良,古代著名謀士,這裏比喻賢能之士。
  • 玉堂:指宮廷,朝廷。
  • 夔龍:古代神話中的動物,比喻賢才。
  • 石室:指隱居或修道的地方。
  • 麋鹿羣:比喻隱居的生活。
  • 九皋鳴鶴:比喻高遠的志向或聲名遠播。

翻譯

從桂林向西去,雪花紛紛揚揚,安徽的殘山之上雲霧繚繞。我停止了奔波,自憐被徵召爲官,而那些激昂的人們卻認識到了賢能之士。在朝廷告別了賢才伴侶,隱居之地天空空曠,只有麋鹿爲伴。我倚着松風,辭去了高官厚祿,就像九皋的鳴鶴,聲名遠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桂林西去雪雰雰」描繪了旅途的艱辛,「皖國殘山轉鬱雲」則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鬱。通過「偃息自憐徵鄭宦」和「激卬人識相張君」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官場的不滿和對賢能之士的敬仰。最後,「玉堂春別夔龍侶,石室天空麋鹿羣」和「還倚松風辭好爵,九皋鳴鶴動相聞」則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渴望和對高潔志向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