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別萬履安嚴伯玉朱錫鬯還山卻寄

楚水遙遙浸釣磯,江樓歸興傍鳧飛。 闢兵是處逢端午,望氣何人識少微。 花壓長林麋鹿過,泉深曲沼鯉魚肥。 風流飄泊同湖海,期爾名山一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端午: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五月初五,紀念屈原。
  • 萬履安、嚴伯玉、朱錫鬯:人名,詩人的朋友。
  • (fú):野鴨。
  • 闢兵:古代端午節的一種習俗,意在避邪。
  • 少微:星名,古代常用來比喻隱士。
  • 麋鹿:一種大型鹿類動物。
  • 鯉魚:一種常見的淡水魚。
  • 湖海:比喻江湖或四方。
  • 掩扉:關門,指隱居。

翻譯

楚江的水遙遙地浸潤着釣臺,江樓上我的歸鄉之夢隨着野鴨飛翔。 到處都在避邪祈福,慶祝端午,但有誰能夠識別出隱士的星象呢? 花兒覆蓋着長長的樹林,麋鹿悠閒地穿梭,泉水深處,曲曲的池沼中鯉魚肥美。 風流和漂泊,我們共同經歷了江湖四方,期待你我名山之中,一同隱居,關上那扇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端午時節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思念。詩中「楚水遙遙浸釣磯」和「花壓長林麋鹿過」等句,以景寓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末句「期爾名山一掩扉」更是直接表達了對與友人共赴隱居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