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溝道

· 陳第
夜過夾溝驛,十里馳車聲。 風急四野黑,隸從呼前程。 道旁四五屋,起視且復驚。 男人秉炬盡,婦女扶燈行。 自言旱太甚,枵腹供官徵。 懷中三歲兒,棄置啼失聲。 不忍聞此語,悽悽傷我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夾溝驛:古代的驛站名,位於道路旁,供行人休息。
  • 隸從:指隨從的官差。
  • 枵腹:空著肚子,形容飢餓。
  • 官征:官府的征稅。
  • 秉炬:手持火把。
  • 棄置:拋棄,丟棄。

繙譯

夜晚經過夾溝驛站,十裡之內車聲隆隆。 風急天黑,四周一片漆黑,官差呼喊著趕路。 路旁有四五間屋子,人們起來一看,又被驚嚇。 男人手持火把全都出去了,婦女扶著燈籠行走。 他們說旱情太嚴重,餓著肚子應付官府的征稅。 懷中三嵗的孩子被拋棄,哭聲震天。 聽到這些話,我心中感到無比淒涼和悲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旱災時期百姓的悲慘生活。通過夜晚過驛站、風急天黑、官差催促等場景,展現了儅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詩中“男人秉炬盡,婦女扶燈行”生動描繪了百姓在黑暗中掙紥求生的情景,而“懷中三嵗兒,棄置啼失聲”則深刻反映了旱災給人民帶來的絕望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陳第

明福建連江人,字季立,號一齋,又號溫麻山農。萬曆時以諸生從軍,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遊擊將軍,居薊鎮十年。大猷死,戚繼光罷。見事不可爲,致仕歸,仍爲老書生。第精音韻訓詁。所居世善堂,藏書極富。嘗遊五嶽兩粵,有《寄心集》、《五嶽兩粵遊草》、《毛詩古音考》和《屈宋古音義》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