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經綸(jīng lún):原指整理過的蠶絲,比喻規劃、治理國家大事。
- 隱綸(yǐn lún):隱居而規劃天下大事。
- 佐命(zuǒ mìng):輔佐帝王創業的人。
- 文中子(wén zhōng zǐ):指有學問的人,這裏可能特指王通的弟子。
- 王師圮上人(wáng shī pǐ shàng rén):指在圮上(地名)的王者之師,即高人。
- 薜蘿(bì luó):一種植物,這裏指山中的自然景物。
- 紫氣(zǐ qì):吉祥的徵兆,常用來形容有道之士的居所。
- 袍笏(páo hù):古代官員的禮服和手板,這裏指官員。
- 朱輪(zhū lún):紅色的車輪,古代高官所乘的車。
- 翹首(qiáo shǒu):擡頭遠望,形容盼望之切。
- 仁君(rén jūn):仁德的君主。
翻譯
他將治理國家的大計全部收起,轉而隱居規劃天下大事,這樣的先生在古代又有誰能比得上呢?他的門下有許多輔佐帝王創業的文士,他的書籍如同王者之師,指引着人們。山中的薜蘿環繞,紫氣繚繞,預示着吉祥;膝前的官員們穿着官服,手持笏板,聚集着紅色的車輪,象徵着權貴。遠在粵地的百姓們紛紛擡頭遠望,共同頌揚這位仁德的君主,他還有一位賢能的老父親。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一位隱居的高人,他不僅有着深厚的學識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還擁有衆多賢能的門生和豐富的藏書。詩中通過描繪山中的紫氣和膝前的官員,展現了這位高人的尊貴和影響力。結尾提到粵地百姓的仰望和頌揚,更突出了這位仁君的德行和其老父親的賢能。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賢人的敬仰和對仁政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