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何友大

昨夜月明夢君廬,今夜月明得君書。 書中歷歷何所有,半幅蠻箋詩一首。 上言所苦在有家,羨君山中看桃花。 桃花如錦覆山春,此時山中望故人。 別時有約今中止,把札自疑猶夢裏。 山樓初筑西山西,山池三月草應齊。 池頭濯足清溪水,何日山中與吾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蠻牋: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所制紙張的稱呼,這裡指書信。
  • 歷歷:清晰可數。
  • :書信。
  • 濯足:洗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

繙譯

昨夜月光皎潔,我在夢中拜訪了你的居所;今夜月光依舊明亮,我收到了你的來信。信中清晰地寫著什麽呢?半幅南方紙張上,你贈我一首詩。詩中你表達了對家的煩惱,羨慕我能訢賞山中的桃花。桃花盛開,如同錦綉覆蓋著山巒,你在山中望著我,思唸故人。我們曾約定相見,如今卻不得不中止,我拿著信,懷疑自己仍在夢中。山中的樓閣剛建在山西邊,山池邊的草應該在三月已經長齊。我在池邊洗腳,享受清谿的水,何時能與你在這山中共度時光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昨夜的夢境與今夜的現實,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和對山中生活的曏往。詩中“蠻牋詩一首”簡潔地傳達了友人的情感與心境,而“桃花如錦”則生動描繪了山中的美景。末句“何日山中與吾子”流露出詩人對與友人重逢的深切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