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 · 山坡羊 · 嘆世(二首)
【其一】
晨鷄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其二】
江山如畫,茅檐低凹。妻蠶女織兒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從早晨雄鷄初叫,到黃昏烏鴉不停地聒噪。世上有哪一個人不是在名利場上奔波?道路遙遙千萬裏,江水綿綿無盡期,爲了求取功名人們苦苦跋涉在嚮往繁華之地長安的道路上。今天的少年明天就會衰老。江山依舊那樣美好;可人的容顏卻憔悴不堪了。
注釋
紅塵:佛家稱人世間爲紅塵。此指紛揚的塵土,喻世俗熱鬧繁華之地,亦比喻名利場。
長安:今陝西西安,漢唐京都,此泛指京城。
三國鼎分牛繼馬:三國鼎分,指東漢王朝滅亡後出現的魏、蜀、吳三國分立局面。牛繼馬,據《晉書·元帝紀》記載,司馬氏建立的西晉覆滅後,在南方建立東晉的元帝是他母親私通牛姓小吏而生。
序
這兩首曲子都是消極憤世之詞。前一首譏刺了世人看不透名利二字,整日紛紛攘攘追名逐利,最後往往以徒勞收場的行爲。第二首頗像對第一首的回覆,歷史興亡不過是政客們的遊戲罷了,真正得享天年、得享自然之樂的倒是那些隱士農夫。這兩首曲子出語激憤,諷刺性強,一半是實感,一半也是無奈。
賞析
【其一】
此曲爲諷世之作。前三句從時間上,狀寫世人從早到晚,在熱鬧的名利場爭逐;接著三句,從空間上,狀世人不顧路遙水遠,求取功名食祿。前者以「鬧」為眼,後者以「盡」為神,極盡形容,對爭名奪利者之憎之惡溢於言表。後幾句,寫追求功名之害,勸諭世人棄功名富貴等身外之物,歸返自然。「山,依舊好;人,憔悴了」,意味深長,令人深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昏鴉:黃昏時的烏鴉。
翻譯
早晨公雞剛剛鳴叫,黃昏時烏鴉爭相喧鬧。哪個人不去塵世中熱鬧一番呢?路途遙遠,水路漫長,求取功名全在去往長安的道路上。今天還是少年明天就變老了。山,依舊美好;人,卻憔悴了。
賞析
這首曲子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世間人們對功名利祿的追逐,以及時光易逝、人生無常的感慨。以「晨雞初叫」「昏鴉爭噪」起筆,展現出早晚不同的場景,寓意着生命的流逝。「那個不去紅塵鬧」強調了人們對世俗功名的熱衷。「路遙遙,水迢迢」寫出了求功名之路的艱難與漫長。最後感嘆少年很快變老,而山依然,對比之下更突出了人的脆弱與無奈。整個曲子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深遠,發人深省。
相关推荐
- 《 陽春曲 · 中呂 · 題情 》 —— [ 元 ] 白樸
- 《 雙調 · 壽陽曲(二首) 》 —— [ 元 ] 馬致遠
- 《 水仙子 · 雙調 · 舟中 》 —— [ 元 ] 孫周卿
- 《 雙調 · 蟾宮曲 》 —— [ 明 ] 湯式
- 《 雙調 · 折桂令 · 七夕 》 —— [ 元 ] 王舉之
- 《 雙調 · 折桂令 · 登姑蘇臺 》 —— [ 元 ] 喬吉
- 《 正宮 · 黑漆弩 · 遊金山寺(並序) 》 —— [ 元 ] 王惲
- 《 雙調 · 沉醉東風 》 —— [ 元 ] 蘭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