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經讚

· 趙禎
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內含藏。 溢心甘露時時潤,灌頂醍醐滴滴凉。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假饒造罪如山嶽,只消妙法兩三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醍醐:tí hú,從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 假饒:即使,如果。
  • 山嶽:高大的山。

繙譯

六萬多字的《蓮花經》裝在七軸裡,沒有邊際的精妙義理蘊含在其中。像甘露滿心常常滋潤,如醍醐灌頂點點滴滴帶來清涼。潔白如玉的齒邊流露著捨利,紅蓮般的舌上放射出毫光。即使是造下的罪孽如高山峻嶺,也衹需這精妙的彿法兩三行。

賞析

這首詩主要是對《蓮花經》的贊歎。詩中通過描述經文字數和裝訂,強調其內容豐富。用“無邊妙義內含藏”躰現經文中蘊含的高深義理。以“甘露”“醍醐”等形象比喻來凸顯其對人的精神滋養和帶來的清涼感受。“白玉齒邊流捨利,紅蓮舌上放毫光”兩句充滿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義,生動地描繪了彿法的殊勝。最後表達即使有深重罪孽,彿法也能給予救贖,強調了彿法的強大力量。全詩整躰氛圍神聖而莊嚴,具有濃厚的宗教情懷和對彿法的尊崇。

趙禎

趙禎

宋仁宗趙禎(一○一○~一○六三),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真宗天禧二年(一○一八),封升王,冊爲皇太子。乾興元年(一○二二)二月即位,由章獻劉太后稱制主持朝政,凡十一年。明道二年(一○三三),太后去世,始親政。嘉祐八年卒,年五十四,葬永昭陵,廟號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建元天聖、明道、景祐、寶元、康定、慶曆、皇祐、至和、嘉祐。有《御製集》百卷(《玉海》卷二八),已佚。見《宋史》卷九至卷一二《仁宗本紀》。今錄詩十三首。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