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甘陵南北:東漢末年,黨人之間出現派別分歧,「甘陵南北部」是當時對立的政治勢力的稱呼,此處借指朝廷中黨派紛爭。
- **鵷鷺雍容:鵷(yuān)鷺,鵷雛和鷺都是比喻朝官,「鵷鷺雍容」形容官員們儀態大方、從容的樣子,這裏說曾經有過一段看似和諧的朝堂景象 。
- **抗疏:臣子向皇帝上書直言。
- ****盈瑣闥(suǒ tà)**:盈,滿;瑣闥,宮門上鏤刻的連瑣圖案,指代宮門或者朝廷。這裏說向朝廷直言進諫的人很多。
- ****顧名無闕省罘罳(fú sī)**:顧名,反顧自己的名分;無闕,沒有缺失;罘罳,設在宮殿門前或城角的屏,這裏比喻朝政。意思是顧念名聲和職責,希望朝政沒有缺失。
- **恩牛怨李:唐朝牛僧孺、李宗閔爲首的牛黨與李德裕爲首的李黨之間長達四十餘年的黨爭,即「牛李黨爭」 ,這裏泛指朝廷黨爭。
- **白馬清流:唐朝末年,權臣朱溫在白馬驛將三十餘名朝官殺死並投入黃河,說這些人自命清流,應投於黃河,使成濁流,用以比喻忠賢之士被害,這裏表達對類似歷史悲劇的悲嘆。
- **調羹:宰相職責,這裏指爲國操勞、治理國家。
- **諄復:反覆懇切地說。
翻譯
朝廷之內長久以來黨派分歧嚴重,曾經也有過官員們儀態從容和諧的一段時光。朝堂之上有許多人直言向皇帝上書,都顧念朝廷名聲希望朝政沒有缺失。牛李黨爭這樣的事到底是誰家引發的禍事,白馬驛忠賢被害的悲劇令人悲嘆歷史的相似。八年來你如同宰相般爲國辛勤操勞,一片赤誠之心無比艱苦,臨行之時還反覆懇切地把心意告知朝堂衆人。
賞析
這首詩以歷史典故爲依託,深刻地反映了朝廷內部複雜的政治鬥爭以及作者對友人的深沉情感。開篇以「甘陵南北久分岐」點明長久以來朝廷的黨派之爭,和曾經短暫的「鵷鷺雍容」時光形成鮮明對比,展現出政治風雲的變幻無常。中間兩聯用「抗疏」「恩牛怨李」「白馬清流」等典故,描繪出激烈的黨爭局面以及忠賢之士蒙冤的悲慘現實,傳達出詩人對朝堂政治黑暗的憂慮與批判。尾聯提到友人「八載調羹心赤苦」,高度讚揚其多年來爲國事的赤誠奉獻,「臨行諄復外庭知」又刻畫了友人臨行前還心繫朝廷、反覆囑託的憂國形象,表達出詩人對友人的敬重與惜別之情。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宏大,借古喻今,將複雜的政治局勢和真摯情感融爲一體,有着豐厚的思想內涵。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初九日發硃砂菴逕觀音巖登老人峯 》 —— [ 清 ] 錢謙益
- 《 舟發泇溝 》 —— [ 清 ] 錢謙益
- 《 聽靑琴理弦子 》 —— [ 清 ] 錢謙益
- 《 和徐于悼響閣前小松之作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絶句十六首 其十五 》 —— [ 清 ] 錢謙益
- 《 齊河懷古四首 其二 晏城 》 —— [ 清 ] 錢謙益
- 《 倣元微之何處生春早二十首 其十四 》 —— [ 清 ] 錢謙益
- 《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顯皇帝遺詔於京口成服哭臨㳟賦挽詞四首 其三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