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hè)詩。
- 茅孝若:應是人名,具體身份待考。
- 養生原有主:養生本來有其主宰。「主」可理解爲主導、關鍵。
- 齊物:這是莊子的哲學思想,主張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差別。
- **掉尾羞鹽虎:「掉尾」指搖動尾巴;「鹽虎」,古時一種形狀像虎的鹽塊。此句意思是以像鹽虎般徒有其形而不能自由擺動尾巴爲羞。
- **垂頭羨酒龍:「垂頭」低頭;「酒龍」指豪飲的人,這裏表示對能像酒龍般自在的人的羨慕 。
- **暇豫:悠閒安樂。
- **柴荊:柴門,用樹枝等編制的門,常借指貧寒人家。
翻譯
養生這件事本來有它的主宰,齊物的思想是我所秉持的宗旨。以像鹽虎那樣不能自由擺動尾巴爲羞,只能低頭羨慕那些如同酒龍般瀟灑自在的人。鳥兒歸來顯得十分悠閒安樂,魚兒游出水面無比從容自在。傍晚時分,在我家的柴門外,傳來樵夫的歌聲,那聲音陪伴着老農一同度過這寧靜時光。
賞析
這首詩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哲學與心境。開篇「養生原有主,齊物是吾宗」,直接點明自己對於養生和齊物思想的推崇,展現出一種對自然規律與人生境界的深刻認知。中間兩聯通過鮮明的對比,「掉尾羞鹽虎,垂頭羨酒龍」,用「羞」和「羨」生動地表達了對受束縛與自在狀態的不同態度 。「鳥還多暇豫,魚出正從容」描繪出鳥與魚自由愜意的生活狀態,這既是對自然景象的美好刻畫,也同時映襯出作者嚮往這種自由從容生活的內心渴望。結尾「日暮柴荊外,樵歌伴老農」營造出一幅寧靜且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表現出詩人在平淡生活中尋求內心安寧的心境。整首詩以自然之景、自在之物爲依託,通過巧妙用典和具體意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超脫塵俗、嚮往自然與自由的思想情感,且語言簡潔凝練卻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倣元微之何處生春早二十首 其十九 》 —— [ 清 ] 錢謙益
- 《 病榻消寒雜咏四十六首 其四 》 —— [ 清 ] 錢謙益
- 《 題仙山樓閣圖 》 —— [ 清 ] 錢謙益
- 《 絳雲樓上梁以詩代文八首 其八 》 —— [ 清 ] 錢謙益
- 《 送涂德公秀才戌辰州兼簡石齋館丈 》 —— [ 清 ] 錢謙益
- 《 巳亥正月十三日過子晉湖南草堂張燈夜飮追憶昔游感而有贈凡四首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寄題泰和蕭伯玉春浮園十四咏 其十 愚山 》 —— [ 清 ] 錢謙益
- 《 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絶句十六首 其十三 》 —— [ 清 ] 錢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