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楼作

香乾欹雀下帘迟,腥血屏风斗一枝。 应有声多吹落木,况看星炯耗清池。 秋原鹤气今方纵,明月兰姿不误时。 为是穿针最佳近,鸡台人惹又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ī):傾斜。
  • 腥血:此處指紅色。
  • 雞臺:即鬥雞臺。

翻譯

畫有雀鳥的香木几案傾斜着,雀兒飛下簾幕遲遲不收起,腥紅色屏風上爭鬥着一枝花。應該是有很多聲音吹落樹木枝葉,更何況看到星光閃耀消耗着清池的水。秋原上鶴的氣息現在正放縱,明月下蘭花的姿態沒有錯過時節。因爲現在正是穿針最接近的好時候,鬥雞臺邊的人又引發了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幽而略帶惆悵的氛圍。詩中通過對香幾傾斜、雀兒飛落、腥紅屏風等景象的描寫,呈現出獨特的畫面感。「應有聲多吹落木」一句富有動態感,加強了氛圍的營造。「秋原鶴氣今方縱」展現出開闊的意境,而明月下蘭姿的描寫則增添了典雅之美。結尾的「爲是穿針最佳近,雞臺人惹又相思」,將情感與特定的時節和場景相聯繫,使相思之情更爲具體可感。整首詩用詞精巧,意境深邃,表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後嫁有“學貫天人”“當代文章伯”之稱的明朝大才子錢謙益爲側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爲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改名爲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徐天嘯曾評價“其志操之高潔,其舉動之慷慨,其言辭之委婉而激烈,非真愛國者不能。”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