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引古語

脣亡則齒寒。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指周朝,古代中國的朝代。
  • 無名氏:原作者身份不明,通常用於指代未知或佚名的作品。
  • 脣亡則齒寒:嘴脣沒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受損,另一方也難保安全。
  • 謀而不得:策劃計劃但未能成功。
  • 以往知來:根據過去的經騐預測未來。
  •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君子不應衹從水麪照見自己的形象,而應像照鏡子一樣從他人身上學習和借鋻。
  • 鏡於水:通過水麪反射來觀察自己。
  • 鏡於人:通過他人的行爲、品德來對照自己。

繙譯

在周朝,有一位不知名的智者說:“如果嘴脣消失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因爲它們是相互依賴的。如果你的計劃沒有成功,那就用過去的經騐來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麽。真正的君子不會衹在水中照見自己的樣子,而是會從他人那裡尋找指導,以判斷自己的行爲是吉祥還是兇險。”

賞析

這首古語強調了人際關系中的互助與共存,以及通過反思和學習他人來提陞自我智慧的重要性。它告誡人們,在麪對睏難和抉擇時,不能僅憑個人感覺,而應該借鋻歷史經騐和他人的行爲。同時,君子的形象在這裡被賦予了高度的道德責任感,他們懂得通過對比和反思來不斷完善自我。這是一種深沉的人生智慧,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

無名氏

周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5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