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題子畏所畫黃茆小景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勝。 絶島䨇螺樹色浮,遥天一線鷗飛剰。 誰剪吳淞尺紙間,唐君胷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黃茆渚,細草荒宮消夏灣。 我生無緣空夢墮,三十年來蟻旋磨。 睡起窻前展畫看,恍然垂手磯頭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蘢葱秋月明。 知君作畫不是畫,分明詩境但無聲。 古稱詩畫無彼此,以口傳心還應指。 從君欲下一轉語,何人㑹吸西江水。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