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房山横軸

春雲離離浮紙膚,翠攢百疊山糢糊。 山空雲㫁得流水,咫尺萬里開江湖。 依然灌莽帶茅屋,亦復㫁渚迷菰蒲。 岡巒出没互隠見,明晦隂晴日千變。 平生未省識匡廬,玉削芙蓉正當面。 宛轉香罏霏紫煙,依稀夢澤分秋練。 未遂扁舟夢裏遊,酒醒獨展燈前巻。 問誰能事奪天工,前元畫史推高公。 已應氣概吞北苑,未合胸次饒南宫。 南宫已矣北苑死,百年惟有房山耳。 秪今遺墨已無多,牕前把巻重摩挲。 世間吮筆爭么麽,掃滅畦徑奈爾高公何。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