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荅子重東城見懐之作

愁雲薄層漢,北鴈鳴覉棲。 天寒霜雪繁,零葉被長隄。 逺洲宿修莽,曲路紛留荑。 南牕夢佳人,覺來隔山溪。 幽期不得將,日暮聞莎雞。 秋風日已至,蘭舟一何稽。 憂思無能解,起行涉荒畦。 獨言疇與晤,樽酒為誰攜。 終然無所適,歸來對青藜。 素書自何來,展讀情更悽。 人生貴恊志,何用悲秦齊。 結交不從中,對靣分雲泥。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