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寄懷袁琅軒滬上

· 王易
別恨應難寫。 問袁生、起居飲食,近何如也。 數載知交星共散,落落此身儔寡。 試遙望、暮雲高下。 只道江南多好景,在曉風、殘月淒涼夜。 曾幾日,又初夏。 蕭然客夢如飄瓦。 算人間、窮通哀樂,儘多虛假。 惟有愁根生縷縷,不肯便隨煙化。 念離合、悲歡都乍。 燕市風塵吳市月,歎勞勞、誰是憐君者。 思往事,淚盈把。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進士,曾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1912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在贛南爲蔣經國講授《孟子》。其論國學尚質,以經學、小學、哲學與史學爲國學之“四區”,以爲“至若文藝詞翰,作者過衆,灝瀚曼衍,敘次爲煩。況內實外華,非得苟舉;由學窺文,無待毛舉。果其讀書得有門徑,則用治文學,遊刃有餘。”(《國學概論》)故其詩風質樸高古,勁折孤峭。與彭澤汪闢疆、南昌餘謇、奉新熊公哲並稱“江西四才子”,又與黃侃、汪東、汪闢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稱“江南七彥”。建國後供職湖南文史館,著有《國學概論》、《修辭學通詮》、《詞曲史》、《樂府通論》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