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中秋對月

· 于石
冰壺碾破一輪秋,杯吸長鯨筆挽牛。 大地山河明色界,九天宮闕耀瓊樓。 香浮蟾桂今猶古,曲按霓裳樂易愁。 四海清光無不照,何須天柱一峯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冰壺:比喻清澈的酒。
  • 碾破:打破,這裏指月亮如被碾破的冰壺般清澈。
  • 長鯨:比喻巨大的酒杯。
  • 筆挽牛:形容筆力雄健,能挽動牛。
  • 色界:佛教語,指物質世界。
  • 九天宮闕:指天上的宮殿。
  • 瓊樓:美玉砌成的樓,指仙境中的樓閣。
  • 蟾桂:指月亮,因傳說月中有蟾蜍和桂樹。
  •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樂舞。
  • 天柱:神話中的山名,相傳爲支撐天空的柱子。

翻譯

清澈的酒如同碾破的冰壺,映照出中秋的圓月,巨大的酒杯中,筆力雄健如同能挽動牛。大地山河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明亮,彷彿物質世界都被照亮,天上的宮殿在九天之上閃耀着美玉般的光輝。月中的桂樹和蟾蜍散發出香氣,從古至今依舊,而《霓裳羽衣曲》的旋律雖然美妙,卻容易引起人的憂愁。四海之內的清光無處不照,又何必去遊歷那支撐天空的天柱一峯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中秋夜的月色和氛圍,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月光的明亮和中秋的寧靜。詩中「冰壺碾破一輪秋」形象地描繪了月光的清澈,而「長鯨」、「筆挽牛」則誇張地表現了飲酒和書寫的豪邁。後兩句通過對大地山河和九天宮闕的描繪,進一步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中秋夜的壯麗景象。結尾的「四海清光無不照」則表達了月光普照的意境,以及無需遠遊即可享受中秋美景的豁達情懷。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