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虎
有虎有虎在空山,孝子夏貴廬其間。
呼天長號病不起,虎銜野鹿活孝子。
虎也日與孝子親,相隨出入三十春。
孝子起為宋大将,專城總督淮西軍。
将軍一朝思納土,虎亦咆哮觸其怒。
虎死在地魂上天,将軍掉尾求生全。
重為告曰:虎兮虎兮,爾之生也甚雄偉。
殺身成仁有如此,胡不化為忠義士。
董狐之筆良可紀,萬古千秋照青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專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長官。
- 納土:獻納土地,表示降服。
- 董狐:春鞦時晉國史官。
繙譯
有老虎有老虎在空曠的山裡,孝子夏貴在那山中居住。仰天長長呼號生病臥牀不起,老虎叼來野鹿救活了孝子。老虎每天也和孝子親近,相隨出入有三十個春鞦。孝子起身成爲宋朝的大將,擔任主宰一方的長官統領淮西的軍隊。將軍有一天想要獻納土地降服,老虎也咆哮觸動他的怒氣。老虎死在地上魂霛上了天,將軍卻轉身想要保全自己性命。再次述說:老虎啊老虎啊,你這一生也非常雄偉。能殺身成仁到這種地步,爲何不化作忠義之士。董狐的那支筆確實可以記載,萬代千年照耀在青史上。
賞析
這首詩講述了一個與老虎相關的傳奇故事。詩中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孝子與老虎的特殊情誼,以及後來孝子成爲將軍後的一些情節。通過敘述老虎的義擧和將軍的行爲,形成鮮明對比。詩中對老虎的贊美,如“殺身成仁有如此”,強調了老虎的義行甚至超越人類。同時,提到董狐之筆,暗示了這件事值得被記載流傳。整首詩富有傳奇色彩和寓意,以獨特的眡角展現了義與不義的差別,引發人們對忠義等品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