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昭時童謠

中興寺內白鳧翁。四方側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孝昭:指隋朝的孝昭帝,即隋煬帝楊廣。
  • 童謠:民間流傳的簡短歌謠,通常帶有一定的寓意或預言性質。
  • 中興寺:隋朝時期的一座寺廟。
  • 白鳧翁:指白色的野鴨,這裏可能象徵某種吉祥或不祥的預兆。
  • 雍雍:形容聲音和諧悅耳。
  • 道人:指修行道教的人。
  • 打鐘:敲鐘,寺廟中常見的活動,用以報時或進行宗教儀式。

翻譯

在中興寺內,有一隻白色的野鴨,它四周傾聽,發出和諧悅耳的聲音。修行的人在夜裏聽到這聲音,便敲響了鐘聲。

賞析

這首童謠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場景,即在中興寺內出現的白鳧翁,以及它所引起的反應。白鳧翁的出現可能被視爲某種預兆,而它的聲音被形容爲「雍雍」,顯示了一種和諧與平靜的氛圍。道人夜間的打鐘行爲,可能是對這一預兆的迴應,也可能是對和諧聲音的一種宗教儀式上的呼應。整體上,這首童謠通過象徵和隱喻,傳達了一種神祕而和諧的宗教氛圍。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