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徒五苦辭
學仙行爲急,奉戒制情心。
虛夷正氣居,仙聖處相尋。
若不信法言,胡爲棲山林。
大賢樂經戒,受之爲身寶。
就學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當披幽跡,倏欻年已老。
執卷吸爾極,將更死痛惱。
吾故及弱齡,棄世以學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徒五苦:指道教中的修行過程,三徒即三尸,指人體內的三種惡欲;五苦即五欲,指色、聲、香、味、觸五種感官慾望。
- 奉戒:遵守戒律。
- 虛夷:平和,寧靜。
- 正氣:指純淨無邪的氣息或精神狀態。
- 仙聖:指道教中的神仙和聖人。
- 法言:指道教的教義和修行法則。
- 大賢: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 經戒:指道教的經典和戒律。
- 治身:修身養性,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 披幽跡:探索深奧的道理。
- 倏欻:形容時間迅速流逝。
- 執卷:指研讀道教經典。
- 吸爾極:吸取至高無上的智慧。
- 死痛惱:指因未修行而死後遭受的痛苦和煩惱。
- 弱齡:年輕時期。
翻譯
學習仙道的行爲是急迫的,遵守戒律以控制情感和慾望。保持內心的平和與純淨,這樣神仙和聖人就會來尋找你。如果不相信道教的教義,爲什麼要隱居山林呢?有德行和智慧的人樂於學習道教的經典和戒律,將這些視爲自身的寶貴財富。開始學習道教常常覺得太晚,修身養性則恨不得更早。當我們探索深奧的道理時,發現時間已經迅速流逝,我們已經老了。研讀道教經典,吸取最高的智慧,否則將來會因未修行而死後遭受極大的痛苦和煩惱。因此,我在年輕時就已經放棄了世俗生活,專心學習道教。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道教修行的急迫感和對戒律的重視。詩中,作者強調了遵守戒律、保持內心平和的重要性,並認爲這是吸引仙聖的關鍵。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學習道教的渴望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以及對未修行而死後可能遭受的痛苦和煩惱的擔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道教修行的堅定信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