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搗麝篩檀:麝(shè):麝香,麋鹿的分泌物,香氣濃郁。檀:檀香,一種木材,有獨特香氣。「搗麝篩檀」意思是搗碎麝香,篩細檀香,指製作香的原料加工過程。
- 入範模:放入特定的模具中成型。
- 潤分薇露:薇露:薔薇花上的露水,這裏是說製作香的過程中加入帶有花香的水增添潤澤。
- 合雞蘇:雞蘇:一種香草名,藿香的別名。把它與其他原料混合。
- 玉箸:原指玉製的筷子,這裏比喻香燃燒後的香柱粗細如筷子。
- 佔經次第:通過香燃燒的情況來判斷誦經等活動的順序或時機。
- 驗繡工夫:驗證刺繡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佳人刺繡常以香計時。
- 軒窗几席:軒指有窗的長廊或小室;窗就是窗戶;幾(jī) 指矮小的桌案;席就是席子。這些詞語總體指室內不同位置。
- 鵲尾爐:一種香爐,因爐柄形狀像喜鵲尾巴而得名 。
翻譯
將麝香搗碎,檀香篩細,放入特製的模具之中,加入帶着薔薇花香的露水融合上雞蘇香草。點燃後,一絲青煙嫋嫋升起,極爲纖細,半炷香燒過後,香柱變得像玉製的筷子那般粗細。道士們誦經時常常依靠香燃燒來判斷經文中步驟順序,佳人則通過香來檢驗刺繡所花的工夫。無論是設在軒窗邊、桌案旁還是席子邊,這香都能隨意使用,並不需要非得放在那造型爲鵲尾的高級香爐裏來彰顯。
賞析
這首詩圍繞「香」展開,生動細緻地描繪了香的製作過程。從原料的精心處理——搗碎麝香、篩細檀香,到融合多種芬芳材料,展現了古代制香工藝的精緻講究。詩中對香燃燒狀態的描寫十分精妙,「一絲吐出青煙細,半炷燒成玉箸粗」,形象地寫出香菸的纖細與香柱逐漸變粗的過程,充滿畫面感。
後半部分從使用場景入手,通過「道士每佔經次第,佳人惟驗繡工夫」,將香在不同人羣中的功用展現出來,反映了香在古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文化內涵,既滿足宗教儀式需要,又成爲貴族閨秀日常生活的計時工具。最後「軒窗几席隨宜用,不待高擎鵲尾爐」則表明香的使用不受限於高級器具,強調了香融入生活、自在使用的特點,體現出一種質樸卻優雅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語言簡雅,在對香的描繪中透露出那個時代獨特的生活風貌和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