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弟朝夫及第還鄉

· 解縉
東風擢第上瑤京,金榜天門列姓名。 拜命已承丹詔重,還家先着錦衣榮。 九霄日月瞻龍衮,三月鶯花出鳳城。 自是送君鄉思切,仁山字水逺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擢(zhuó)第:科舉考試及第。
  • 瑤京:指京都。
  • 天門:天宮之門,這裏指朝廷。
  • 拜命:接受任命。
  • 丹詔:帝王的詔書。
  • 龍袞(gǔn):古代帝王的禮服,這裏借指帝王。
  • 鳳城:京都的美稱。

翻譯

春風助力弟弟科舉及第,前往京都,金榜之上天門之旁列出了你的姓名。 接受任命已承受了帝王詔書的重恩,歸家之時先穿着錦衣榮耀無比。 在九霄之上日月照耀下瞻仰帝王,三月的鶯啼花開之時走出京城。 自然是送你之時我的思鄉之情更切,那仁山字水也遠遠地飽含着情意。

賞析

這首詩是解縉送弟弟朝夫科舉及第還鄉時所作,表達了對弟弟的祝賀與祝福,以及自己的思鄉之情。詩的首聯描述了弟弟科舉及第,進入京都,名字登上金榜的榮耀時刻。頷聯寫弟弟接受任命,肩負重任,歸家時身着錦衣的榮耀情景。頸聯則想象弟弟在京城的情景,在日月照耀下瞻仰帝王,待到三月鶯花時節離開京城。尾聯則抒發了詩人送弟弟時自己思鄉之情更甚,連那山水都蘊含着情意。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弟弟及第還鄉的描寫,表現了家族的榮耀和對家鄉的眷戀,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美好未來的期待。

解縉

解縉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紳。解綸弟。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深爲太祖愛重。嘗上萬言書,陳述“政令數改,刑罰太繁”之弊,漸爲帝所厭,改御史。旋以年少爲藉口,令回家修學。太祖崩,赴京奔喪,以違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擢侍讀,直文淵閣,預機務。又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以才高好直言爲人所忌。屢遭貶黜。永樂八年,奏事入京,時帝北征,謁太子而還,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