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舊苑尋芳,尚斷碣、蝌文未滅。 石湖外、一帆風軟,碧煙如抹。 菰葉正鳴湘雲怨,葭花猶夢西溪雪。 又紅羅、金縷黯前塵,兒時節。 人天事,憑誰說。 征衫試,荷衣脫。 算相逢草草,只贏傷別。 漢月有情來海嶠,銅仙無淚辭瑤闕。 待重拈、彩筆共題襟,何年月。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蝌文:即蝌蚪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字字體。
  • (g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裏,嫩莖稱「茭白」、「蔣」,可做蔬菜。果實稱「菰米」,「雕胡米」,可煮食。
  • (jiā):初生的蘆葦。
  • 呂碧城: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翻譯

在舊的園林尋覓芳菲,還有殘斷的石碑、未滅的蝌文。石湖之外,一片帆船乘着輕柔的風,青綠色的煙霧如同抹畫。菰葉正在鳴叫彷彿湘水的雲發出哀怨,初生蘆葦的花還像夢見西溪的雪。又有紅羅的錦標、金絲線裝飾的衣服暗淡了往昔時光,那兒童時候的時節。人間和上天之事,能向誰說。試着穿上旅人的衣衫,脫去隱士的服裝。算起來相逢匆匆忙忙,只換來悲傷離別。漢時的月亮有情地來到海邊的山嶺,銅仙人沒有眼淚辭別華麗的宮闕。等待重新拿起、彩色的筆一同題寫詩箋,是哪一年哪一月。

賞析

這首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優美的意境打動人心。開篇通過描述舊苑、斷碣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帶有滄桑感的氛圍。「菰葉」「葭花」的描寫進一步增添了哀怨柔美的情調。詞中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人生的感慨以及離別帶來的傷痛。「人天事,憑誰說」體現出一種無奈與寂寥。「漢月有情」「銅仙無淚」等句富有想象力和象徵意義,使情感表達更爲豐富和深刻。整體用詞優美,意境深邃,充分展現了呂碧城的才情與內心世界。

呂碧城

呂碧城

呂碧城(1883-1943),女,安徽旌德人,原名賢錫,字遁天、明因,後改字聖因,法號寶蓮,別署蘭清、信芳詞侶、曉珠等。清代山西省學政呂鳳岐三女。母名嚴士瑜,工詩善畫、頗有才名。幼承家學,七歲能作巨幅山水畫,十二歲詩文俱已成篇。1903年春任天津《大公報》編輯,不久任天津女子師範學校校長。1918年赴美留學,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回國後在上海蔘加南社。與秋瑾爲摯友,力倡女權運動,反對封建專制。所作詩詞清麗明快,多寫異域風情,饒有新意,頗得樊增祥激賞,譽之爲“姑射嬋娟子”,龍榆生稱之爲近三百年名家詞之“殿軍”。通曉英、法、德三國文字,精研釋典,大力弘揚佛旨。著有《曉珠詞》4卷、《歐美漫遊錄》、《名學淺說》、《文史綱要》、《美利堅建國史綱》等。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