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博克達山:即天山山脈東段的博格達山。
- 月窟:傳說月的歸宿處。
- 通天柱:形容高大的柱狀物。
- 神池:神靈之池。
- 地靈:土地山川的靈秀之氣。
- 派:支流。
- 仙蛻:道教稱人昇仙後留下的遺體。
- 蒼冥:蒼天。
翻譯
月亮彷彿出自博克達山這通天的柱子處,神靈之池帶着大地的靈秀。水分爲兩條碧綠的支流,山巒帶着成百的青翠山峯。鬆上的雪留存着仙人的遺體,蓮花好像進入了帝王的花瓶。三座山峯絕然獨立沒有依靠,從古至今直插蒼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博克達山的壯麗景色和獨特氣質。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和生動的描寫,將這座山的高遠、靈秀以及其在天地間的獨特地位展現出來。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月窟」「通天柱」「神池」「仙蛻」等,增添了神祕奇幻的色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讓人對博克達山充滿了嚮往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