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詩 其二十六

霧鎖烟霾宴寂堂,含虛凝綠水雲鄉。 搜玄偈裏真風遠,招隠詩中野思長。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終怯下輕霜。 滔滔一點無依處,舉足方知盡道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mái):空氣中因懸浮着大量的煙、塵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
  • 宴寂:佛教語,安息,寂滅。
  • 含虛:指天地。
  • 水雲鄉:水雲瀰漫,風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隱者遊居之地。
  • 搜玄:探究深奧的道理。
  • (jì):佛經中的唱詞。
  • 真風:淳樸的風俗。
  • 招隱詩:招人歸隱的詩。
  • 野思:野外的思緒。

翻譯

大霧封鎖煙霧塵埃籠罩着寂靜的殿堂,天地間凝聚着綠水雲鄉般的景象。在探究深奧道理的唱詞裏淳樸的風俗久遠,招隱詩中有着悠長的野外思緒。真正的柏樹最適宜堆積厚厚的白雪,危險的花朵最終害怕落下輕薄的寒霜。滾滾流淌沒有一點依靠之處,擡腳才知道到處都是修行的場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山居的景象和氛圍,以及其中蘊含的感悟。詩中通過「霧鎖煙霾」「含虛凝綠」等詞彙營造出一種朦朧而清幽的環境。提到搜玄偈裏的真風之遠和招隱詩中的野思之長,表現出一種對深邃道理和遠離世俗的追求。以真柏和危花面對不同境遇的描寫,暗示了堅韌與脆弱的對比。最後指出無處不在的道場,體現了一種對修行和內心感悟的思考,只要用心去體會,處處都可成爲修行之地。整體意境深遠,富有哲理。

釋延壽

釋延壽,吳越王錢俶請入居靈隱山新寺。明年,遷永明寺,居十五載。著述頗豐,有詩偈賦詠凡千萬言,流播海外。高麗國王遣使齎書,敘弟子之禮。開寶八年卒,年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徽宗崇寧間追諡宗照(《鹹淳臨安志》卷七○)。《景德傳燈錄》卷二六、《宋高僧傳》卷二八、《禪林僧寶傳》卷九、《五燈會元》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六、《釋氏稽古略》卷三、《鹹淳臨安志》卷七○有傳。 延壽詩,以《慧日永明智覺壽禪師山居詩》(清光緒十一年江北刻經處本)爲底本,參校明釋正勉、釋性?合輯之《古今禪藻集》(簡稱《禪藻集》)。另從《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增廣聖宋高僧詩選》、《嘉泰會稽志續志》等書輯得詩、偈若干,附於卷末。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