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器之賢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寄因次韻述桂隠事報之兼呈同志 其四
吾亦愛吾廬,試聽談向背。
維南滙平湖,浙水實分派。
兩峯屹三塔,形勢逺襟帯。
城中那有此,到處憐湫隘。
拏舟信所之,詎復防厲掲。
猿鹿騖幽曠,引遯終逺害。
抱垣更通津,漁釣欲寄快。
都緣跡不羈,徹老心自在。
拼音
張鎡
張鎡,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先世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寓居臨安(現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生顯赫,張鎡爲宋南渡名將張俊曾孫,劉光世外孫。張鎡又是宋末著名詩詞家張炎的曾祖,是張氏家族由武功轉向文階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隆興二年(1164),爲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祕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爲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冑,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於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於是年後。
► 1142篇诗文
張鎡的其他作品
- 《 夜坐因觀楊伯虎和春字韻詩偶成五絕再寄 》 —— [ 宋 ] 張鎡
- 《 過臨安海會寺東長橋有懷蘇文忠公 》 —— [ 宋 ] 張鎡
- 《 送客至無相蘭若歸過慈雲嶺小憩崇壽寺書所見十首 》 —— [ 宋 ] 張鎡
- 《 夙興 》 —— [ 宋 ] 張鎡
- 《 菩薩蠻 · 芭蕉 》 —— [ 宋 ] 張鎡
- 《 堂中安奉髙宗夀皇今上御書碑 》 —— [ 宋 ] 張鎡
- 《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 —— [ 宋 ] 張鎡
- 《 過野翁亭因登岝崿山憩崇壽院僧軒共成四絕句 》 —— [ 宋 ] 張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