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樓歌二首 其二

· 曹勳
君不見秦皇愛阿房,死葬驪山側。 煬帝愛迷樓,死葬迷樓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 只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迷樓:隋煬帝所建樓名,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西北郊。
  • 阿房(ē páng):秦宮殿名,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

翻譯

您難道沒看見秦始皇喜愛阿房宮,死後葬在驪山旁。隋煬帝喜愛迷樓,死後葬在迷樓北面。於是知道活着的人的靈魂,就如同死去的人的魂魄。生與死都在迷樓之中,死在這裏也算是心滿意足了。只應該在夢中,每夜還能相互回憶。

賞析

這首詩通過列舉秦始皇與隋煬帝的例子,表達了對過度追求奢華和享樂的批判。詩中提到秦始皇喜愛阿房宮,隋煬帝喜愛迷樓,最終都以死亡告終,暗示了他們的奢侈生活並沒有帶來真正的幸福和長久的統治。詩中的「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生死在迷樓,一死良自得」,深刻地揭示了生死無常以及人們在追求慾望過程中的迷茫。最後一句「只應來夢兒,夜夜猶相憶」,則給人一種悲涼的感覺,似乎在說即使在死後,他們的靈魂也只能在夢中回憶過去的繁華。整首詩簡潔明瞭,寓意深刻,以史爲鑑,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

曹勳

曹勳

宋潁昌陽翟人,字公顯,一作功顯,號鬆隱。曹組子。以父恩補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賜進士甲科。欽宗靖康初爲閤門宣贊舍人,從徽宗北遷,過河十餘日,帝出御衣書領中,命勳間行詣康王。高宗建炎初至南京,進御衣書,請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歸,執政不從,出勳於外,九年不遷。紹興中爲副使二使金,遷保信軍承宣使、樞密副都承旨。又拜昭信軍節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諡忠靖。有《北狩見聞錄》、《鬆隱集》。 ► 15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