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初唐的早期,詩壇基本還是籠罩在南朝糜豔雕琢的宮體詩風之下,南朝的浮豔和北朝的剛勁並未合而爲一。出現於貞觀詩壇後期的上官儀,就代表當時宮廷詩人創作的最高水平。
此詩雖爲奉和之作,但詩人有意擺脫從類書掇拾辭藻的陳規舊習,注重對景物的細緻描寫,自鑄新詞以狀物色。通過物象的變化,寫出情思的婉轉,從而構成情隱於內而秀髮於外的一種綺麗清婉的美。這種筆法精細而秀逸渾成的詩作,既重視詩的形式技巧、又追求聲辭之美的詩歌,雖在題材還侷限於宮廷文學應制詠物的範圍之內,但在體物圖貌的細膩、精巧方面則沖淡了齊樑詩風的浮豔雕琢,把五言詩的體物寫景技巧大大地推進了一步,而且也成爲時人效仿的對象,稱爲“上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