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諾侍者:諾應該是侍者的名字,侍者是在寺院中負責照料僧人生活等事務的人員 。
- 夢迴:從夢中醒來。
- 雅意:高雅的意趣、心意。
- 潙山:此處可能代指潙仰宗(佛教禪宗五家之一),或者具體指潙山靈祐禪師(潙仰宗初祖) ,在詩中寓意高深的佛法教義。讀「wéi」山 。
- 轉道樞:轉動佛法關鍵樞紐,意爲領悟佛法要領。
- 自喚主人:或許意喻自我省悟、自我喚醒內心的主宰。
- 酬一諾:兌現一個承諾,「一諾千金」表示承諾的重要性,這裏有迴應心中信念之意 。
- 尊者:對德高望重的和尚的尊稱。
- 應三呼:這裏不太明確具體所指,也許是迴應某種重要的呼喚、要求等,有面對重要使命、教誨時給出迴應之意。
- 行履處:行爲舉止之處,代指古人修行、行事等方面。
- 了無些事:全然沒有什麼事,意思是達到了一種內心空靈、毫無掛礙的境界 。
- ** 作工夫:花費心思、下功夫。做功夫在佛教語境裏常指修行等行爲 。**
翻譯
從夢中醒來後親自伸手扶着茶碗,內心滿是領悟潙山高深佛法的高雅意趣。自我喚醒內心的主宰,只爲兌現一份承諾。有誰會違背尊者重要的召喚呢?面臨生死的那一天,能否做到心中所想?是否曾經辜負過當年的初心?若能巧妙領會古人修行行事的精髓,那麼全然不需要刻意地花費心思去做什麼特別的修行。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濃厚的禪意和哲思。開篇「夢迴茶碗手親扶,雅意潙山轉道樞」,借從夢中醒來後扶茶碗這一平常舉動,引出對高深佛法的思索、領悟。接着「自喚主人酬一諾,誰違尊者應三呼」,以對承諾的重視,即自我覺醒去履行承諾,以及對尊者呼喚的迴應,體現對佛法信念的堅守和尊重 。探討生死時刻能否堅守初心,有無辜負當年志向的「死生到日還能否,辜負當年是有無」,是對內心信念深度的質問與拷問。結尾「妙得古人行履處,了無些事作工夫」,更是表達出若領悟古人修行真諦,便能達到內心自由、無需刻意爲之的空靈境界,意在告知人們修行並不在於刻意去做什麼,關鍵在於內心的了悟,整首詩以平常生活的意象引發深刻的禪悟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佛法境界的追求與思考,給人以精神的啓迪和淨化。
釋正覺
釋正覺,受詔住臨安府靈隱寺,未閱月,歸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禪師法嗣。有宗法等編《天童正覺禪師廣錄》九卷傳世。事見《廣錄》及所附周葵撰《塔銘》、王伯庠撰《行業記》,《嘉泰普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一四、《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正覺詩,以輯自《續藏經》所收《天童正覺禪師廣錄》編爲六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
► 1298篇诗文
釋正覺的其他作品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百七十六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百四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七十八首 其二 》 —— [ 宋 ] 釋正覺
- 《 頌古一百則 其九十五 》 —— [ 宋 ] 釋正覺
- 《 與福州滿禪人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百十六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百九十五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 》 —— [ 宋 ] 釋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