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大江送周使君
大江茫茫割吳楚,九派千山恣吞吐。
英雄力盡波上銷,老蛟不怒真龍怒。
真龍一起江水清,東南靈氣開帝京。
六朝霸業何瑣瑣,生死自保江頭城。
雄圖不但天所授,氣壓萬古驅羣英。
至今精爽駐城闕,夜夜照見江波明。
崔嵬閶闔天邊啟,中使宣傳拜天子。
不見天衣宫裏來,徒聞仙仗雲中起。
使君行矣隨鵷鸞,聖人經營特可觀。
兩都並設存舊貫,拖朱曳紫皆王官。
我將江水送君去,白鷺之洲落何處。
夜半月出江風生,一片相思綠楊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派:長江的九條支流。(“派”讀作“pài”)
- 恣:肆意,盡情。
- 老蛟:傳說中居於水中的蛟龍。
- 真龍:有遠大抱負和非凡能力的人,這裡可能指帝王或有雄才大略的人。
- 瑣瑣:形容細小、卑微。
- 精爽:精神,魂魄。
- 崔嵬:高大雄偉的樣子。(“嵬”讀作“wéi”)
- 閶闔:宮門。(“閶”讀作“chāng”;“闔”讀作“hé”)
- 中使:宮廷中派出的使者。
- 鵷鸞:比喻朝廷中的賢才。
繙譯
廣濶的長江茫茫一片,分割著吳地和楚地,九條支流和衆多山脈盡情地吞吐著江水。英雄們的力量在江波上消逝,老蛟龍未怒而真龍發怒。真龍一旦興起江水便清澈,東南的霛氣開啓了帝王之都。六朝的霸業是多麽微不足道,衹爲了在江頭的城池中自保生死。雄偉的圖謀不衹是上天所授予的,其氣勢壓倒萬古,敺使著衆多英雄豪傑。至今英雄們的精神魂魄還駐守在城闕之上,夜夜照亮著江波的明亮。高大雄偉的宮門在天邊開啓,宮廷使者宣告要拜見天子。沒看到天衣宮裡有人來,衹聽說仙仗在雲中興起。周使君您就要出發了,跟隨那些賢才,聖人的經營特別值得一看。兩都同時設立,保畱著舊有的制度,穿著紅色和紫色官服的都是朝廷官員。我用這江水送您離去,白鷺棲息的沙洲在何処呢。夜晚半輪月亮陞起,江風陣陣吹拂,一片相思之情寄托在綠楊樹上。
賞析
這首詩以長江爲背景,描繪了歷史的興衰和英雄的氣概。詩的開頭通過描寫長江的壯濶,展現出一種宏大的氣勢。接著提到英雄力盡,真龍興起,暗示了歷史的變遷和權力的更疊。詩中對六朝霸業的評價,表現出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認爲它們相對渺小和卑微。而真龍的雄圖和氣魄,則顯示出一種偉大的力量和志曏。後半部分描述了宮廷的景象和使君的行程,最後以送別的場景和相思之情結尾,使整首詩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個人情感的表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如“大江茫茫”“九派千山”“真龍怒”“精爽駐城闕”等,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交織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時代的感悟。
沈九疇
字箕仲號東霍中進士授刑部主事稍遷至郎中出以按察副使督江西學校下車先為約學使者按部即臺使者移不得入故終其任無得干得人為最盛先是公迎父就養邸中既遷四川參政乃奉父還里門上書曰臣有父春秋九十有二無入蜀理臣心不忍絶裾願終養帝惻然命以左參政仍領江西於是再奉父往及執父喪服除改山東值歲積飢平度州民聚為盜甚横公聞憮然曰是崛强兒不肻受一簞者耳即先布檄身單騎馳而往衆大驚俱匐伏請命公唯治首亂者數人餘盡釋之復條為食飢法上臺使者時帝巳念齊魯災許發帑賑未至公曰若必待此民十死八矣虚上恩益吏罪請貸所在應内輸錢急散之民藉以蘇歴遷江西布政使有中使以?至先檄藩臬諸長吏俱迎勅公揚言曰是勅中使非勅所守土者也例不得迎中使為氣沮其所移公書自稱予公叱其使曰若中貴人何敢自稱予往髙皇帝起吳時常稱予若欲何為耶中使聞之大懼立造謝死罪又一日移書稱詔視藩藏公第以籍視之終不為屈以入覲得寒疾卒年六十有八公居官所歴好視其形勢考其沿革每有所咨詢爛若披掌性樂易于功名之際更為澹然自其族父嘉則先生以布衣起東海髙論文章一時諸從如肩吾大若門風甚盛然公尤自許朗鑒每見人持行卷謁肩吾輒笑曰家弟豈知文奚不就我嘉則先生初以豐對樓詩屬余君房論定君房報書曰吾于詩雖得窺其藩未入其室此事終當屬君家箕仲公竟為嘉則刪敘其集其為一時推重若此所著曲轅居集行世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