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山

真宰斸雲根,竒物思所置。 養之以天池,盆盎挿靈異。 初為仙家囷,百仞千倉閉。 釜鬲炊雲中,杵臼鳴天際。 忽而遇嚴城,猿猱不能縋。 遠窺樓櫓堅,逼視戈矛利。 一闗當其中,飛鳥為之避。 仰睇㣲有光,投足疑無地。 循級登層巔,天風豁蒼翠。 疲喘千犀牛,落落誰能制。 傴僂一老人,獨立拊其背。 既若拱而揖,又疑隠而睡。 此乃為石公,三問不吾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真宰:指天,天帝。
  • (zhú):挖。
  • 雲根:深山雲起之処。
  • 天池:天然形成的池水。
  • 盆盎(àng):泛指較大的盛器。
  • 霛異:神奇怪異。
  • 仙家囷(qūn):神仙家的圓形穀倉。
  • (fǔ):古代的一種鍋。
  • (lì):古代炊具。
  • 杵臼(chǔ jiù):舂米的器具。
  • 樓櫓:古時軍中用以瞭望、攻守的無頂蓋的高台。
  • 傴僂(yǔ lǚ):彎腰曲背。

繙譯

天帝挖掘那深山雲起之処,奇妙之物思索放置的地方。用天然的池水來滋養它,大的容器中插上神奇怪異的東西。起初像神仙家的圓形穀倉,百仞高千倉封閉著。鍋釜在雲中燒煮,杵臼在天邊作響。忽然遇到森嚴的城,猿猴也不能用繩索攀下。遠遠窺看那瞭望攻守的高台堅固,逼近細看那戈矛鋒利。一道關卡位於其中,飛鳥都爲之躲避。擡頭看稍微有光亮,落腳卻懷疑沒有地方。沿著台堦登上層層山頂,天上的風使蒼翠開濶明朗。疲累喘息的如同千千頭犀牛,稀稀落落誰能控制。有個彎腰曲背的老人,獨自撫摸著那石背。既好像拱手作揖,又好像隱藏著在睡覺。這就是石公,問了三次都不廻答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石公山的奇特景象,充滿了想象力和奇幻色彩。詩中用詞精妙,如“真宰斸雲根”“養之以天池”等,生動地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與力量。對石公山的各種形象的描述,如像仙家囷、嚴城等,讓讀者如臨其境。“一關儅其中”以下數句,營造出一種雄渾而森嚴的氛圍。最後的石公形象,更是給人畱下深刻印象,既神秘又富有意趣。整躰上,詩句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石公山的獨特風貌與神韻。

吳偉業

吳偉業

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太倉人。明崇禎辛未一甲二名進士,歷官庶子。福王時,召拜少詹事。入國朝,授祕書院侍講,擢國子監祭酒。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爲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爲“梅村體”。有《梅村集》。 ► 11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