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答內人獄中有寄

盛年不惜別,客久始懷慚。 我非蓬蒿人,江湖遂屢淹; 況復避豺虎,誰能解征衫! 孤雁自西來,仿佛墮書函; 書中寄珍重,書外淚重緘。 恍中秀,吞聲寫素縑; 卿今陷虎穴,雙魚何從探! 珊珊魂魄來,關河諒非諳。 棘林魑,骨肉各生嫌; 徲子亦囊頭,狼狽形影兼。 憶我初行役,兵戈未戒嚴; 驅馳悲九折,輾轉歲華添。 白雲空繚繞,長此傷烏銜; 水鷗雖忘機,安得比鶼鶼! 名教自束躬,柔情非所耽; 憐卿持門戶,鼎俎心已甘! 豐獄有埋劍,紫氣若煙炎。 莫邪獨掩抑,干將慘不銛。 神物庶終合,造化焉能殲! 生當挽鹿車,死當駕雲驂。
拼音
張煌言

張煌言

張煌言,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爲人剛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報國濟民。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後奉魯王,聯絡十三家農民軍,並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二十餘城,堅持抗清鬥爭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隨着永曆帝、監國魯王、鄭成功等人相繼死去,張煌言見大勢已去,於南田的懸嶴島解散義軍,隱居不出。是年被俘,後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清國史館爲其立傳,《明史》有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諡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其詩文多是在戰鬥生涯裏寫成,質樸悲壯,充分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滃州行》、《閩南行》、《島居八首》、《冬懷八首》等詩抒情言志,表現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辭故里》二首及《放歌》、《絕命詩》,寫於就義之前,飽含血淚,是傳世之作。亦能文,較著名的有《北征錄》、《上延平王書》、《奇零草序》等。今有《張蒼水集》行世,與岳飛、于謙並稱“西湖三傑”。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