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

謝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 竟陵主簿極多聞,萬事不理專討論。 澗松無心古鬚鬣,天球不瑑中粹溫。 落筆塵沙百馬奔,劇談風霆九河翻。 胸中恢疏無怨恩,當官持廉庭不煩。 吏民欺公亦可忍,慎勿驚魚使水渾。 漢濱耆舊今誰存,駟馬高蓋徒紛紛。 安知四海習鑿齒,拄笏看度南山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竟陵:古郡名。
  • 主簿(bù):古代官職名,負責文書簿籍等。
  • (liè):動物頸上的長毛。
  • (zhuàn):雕刻。
  • 恢疏:寬宏,豁達。
  • 駟馬: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匹馬的高車。表示地位顯赫。

繙譯

謝公的文章如同虎豹般雄奇,到如今在他的兒孫身上還能看到痕跡。竟陵的主簿非常博學多聞,萬事不処理卻專門進行討論。山澗中的青松無所用心有著古雅的長須鬣毛,天球不用雕琢就有內在的精粹溫和。下筆如塵沙中百馬奔騰,暢談起來如風雷使九條河流繙滾。他心中寬宏豁達沒有怨恨和恩情,擔任官職秉持廉潔使公堂不煩擾。官吏和民衆欺負他也能忍耐,千萬小心不要驚到魚兒而使水變渾濁。漢水邊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如今還有誰在,那些顯貴的人不過是徒然紛紛來去。哪裡知道四海之內還有習鑿齒,拄著笏板看那南山的雲。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對謝公定的贊譽和寄望。首兩句稱贊謝公文章的卓越,能澤被後世。接著描述竟陵主簿的博學和獨特。用澗松、天球來比喻他的高潔品性。“落筆”“劇談”兩句展現他的才華橫溢。然後贊美其豁達、廉潔。強調他對不公能忍耐,不要攪亂侷麪。又感慨漢濱耆舊不再,對比那些徒有表象的顯貴。最後說如同習鑿齒一般品味高雅,享受自然。全詩既突出了謝公定的優秀品質和才華,也表達了對他的美好期望,語言生動形象,蘊含深意。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