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秋鶯》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李煜的代表作之一。此詩純用“賦體”,不事雕琢,以簡馭繁,以明白曉暢的詩句表現了囚徒生活的苦楚,讓人產生無限的同情悲憫,教人神思黯然。因之,本詩是詠物詩中的佳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殘鶯:殘(cán),這裏指快到生命盡頭的鶯鳥。
- 棲遲:停留,休息。
- 瀏亮:明朗清晰。
- 緱(gōu):指緱氏山。
翻譯
快到生命盡頭的鶯鳥爲何不知秋天已到,還橫着飛過幽深的樹林獨自遊蕩。老邁的鳥舌百般聲音都傾耳去聽,它那深黃色的身影一點融入煙霧中流走。停留休息背離世間就像悲嘆魯國那樣,叫聲清朗如同笙聲卻碎落在緱氏山。不要再長久留戀了還是好好歸去,露水寒冷悽清,蓼花也滿是哀愁。
賞析
這首詩借秋鶯表達了作者對身世的慨嘆和悲愁的情緒。詩的前兩句通過殘鶯不知秋仍獨自遊,點出其不合時宜。中間兩句描寫秋鶯的聲音和身影,渲染一種孤寂的氛圍。「棲遲背世同悲魯」將秋鶯與自身處境相聯繫,表達出孤獨和無奈。最後兩句以景傳情,露水淒冷和蓼花哀愁,烘托出悲傷的心境。全詩意境淒涼,借秋鶯委婉地傳達出李煜內心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