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嘲寶玉二首

【其一】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爲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其二】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絝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拼音

這兩首詞所用手法都是反語。字面上是譏諷和嘲笑,實際是讚揚,是對封建禮教的抨擊和批判。

賞析

這兩首詞,字面上句句是對賈寶玉的嘲笑和否定,實質上句句是對他的贊美和褒揚。從封建階級倫理道德標準衡量,賈寶玉是個被否定的人物;可是從作者的人生觀和社會觀來看,他卻是個和那些國賊祿蠹完全相反的、保持著人類善良天性的眞正的人。兩首詞句句都是反話。 賈寶玉不假矯飾地表現自己的天性,在那樣的貴族之家處處受束縛、限制,於是就要産生苦悶,就要采取種種方式宣泄,在道學先生們看來這就是「尋愁覓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眞,「腹內草莽」就未必。賈寶玉讀書多,知識博,文思快,才情大,他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一套一套有根有據的議論,他擬的那些匠額和對聯,使包括賈政在內的所有在場的人都相形見絀。他寫的《芙蓉女兒誄》、《姽嫿詞》等等,表現出了像樣的文學家的風範,連薛寶釵都説他「每日家雜學旁收的」,承認他懂得多。他幷不是「腹內原來草莽」、「不通世務」,而是他厭惡賈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與之爲伍。不願讀的文章也衹是那些「聖賢」的説教和一文不値的科舉時文。「那管世人誹謗」,正表現了賈寶玉不苟且、不隨俗、獨立不遷的個性。這樣的貴族靑年,按封建階級「接班人」的標準要求,那是「無能第一」、「不肖無雙」了。他旣不能像其祖先那樣「理朝廷、治風俗」,爲皇帝做個賢臣良相;也不能像王熙鳳那樣治家理財,撐起家業的門面,所以説是「於國於家無望」了。於是他就成了貴族之家的「子弟戒」了。 這兩首詞集中地描繪了賈寶玉的叛逆性格,這箇典型的意義也就在對封建階級的叛逆上。値得讀者注意的是「貧窮難耐凄凉」一句。這是預示賈家敗落後,賈寶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經歷。《紅樓夢》第十九回寫賈寶玉去襲人家探視,襲人的母親和哥哥慌忙招待賈寶玉,擺上一桌子果品,可是襲人覺得沒有一樣可喫之物,衹給賈寶玉拈了幾个松子瓤,吹去細皮,用手帕託給賈寶玉。這表現出賈寶玉是十分嬌貴的。就在這箇地方,脂硯齋有條批語説:將來賈寶玉「寒冬噎酸甭,雪夜圍破氊」。對照起來看,他日後的處境是十分凄凉的。賈寶玉在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以後的經歷雖然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有一段貧窮的經歷是可以肯定的,同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大相徑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紈絝(wán kù):指富貴人家子弟穿的細絹做成的褲子,泛指有錢人家子弟的華美衣著,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 膏粱:肥肉和細糧,泛指美味的飯菜,這裡指富貴子弟。

繙譯

【其一】沒有緣故地尋找愁苦和怨恨,有時候像傻了又像瘋狂了。縱然生來有副好麪貌,肚子裡原來都是草包。窮睏潦倒不懂世間事務,愚笨頑固害怕讀聖賢文章。行爲擧止偏離正道性情古怪乖張,哪琯世人的詆燬和誹謗。 【其二】富貴的時候不知道安居樂業,貧窮的時候難以忍受淒涼。可憐他白白辜負了美好時光,對國家對家庭都沒有希望。普天之下無能的人排第一,從古至今不賢的人沒有能與他相比的。告訴那些富家子弟,不要傚倣這個樣子啊。

賞析

這兩首詞以幽默詼諧又尖銳的筆觸描寫和批判了賈寶玉的形象和性格。詞中說寶玉無故尋愁覔恨、行爲乖張,不懂世務,不讀文章,還辜負了韶光,對家國都無用。通過這些描述,突出了寶玉與世俗觀唸的背離和他獨特的個性。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封建貴族子弟生活狀態和價值觀唸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用詞生動且直白,如“草莽”“愚頑”等直白地表達出對寶玉某些方麪的不滿和諷刺。整躰上,這兩首詞既是對寶玉形象的一種塑造,也是作者借寶玉來批判封建社會的一種方式。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爲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2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