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段橋至龍潭三首 其二

衝雨橋難上,捫幽徑别穿。 偶逢雲過嶺,一似釡生煙。 鳥白林邊識,榴紅澗底然。 旅懐掁觸甚,吟穩向江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衝雨:冒着雨。
  • 捫幽:探尋幽深的地方。捫(mén),摸,這裏有探尋之意。
  • 別穿:另選路徑穿過。
  • 偶逢:偶然遇到。
  • 一似:好像。
  • ****釜(fǔ):鍋。
  • 鳥白:白色的鳥。
  • 林邊識:在林邊可以辨識。
  • :通「燃」,這裏形容石榴花紅得像燃燒的火。
  • 旅懷:旅途的情懷。
  • 掁(zhèn)觸:觸動。
  • 吟穩:精心構思詩句,以求穩妥精妙。

翻譯

冒着雨攀爬過橋十分艱難,探尋幽深之處另選小徑穿過。偶然間遇到雲朵飄過山嶺,就好像鍋中升騰起裊裊炊煙。在林邊可以輕易辨識白色的鳥兒,山澗底部石榴花紅得好似燃燒的火焰。旅途的情懷被深深觸動,我靜下心來對着江天精心構思詩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段橋至龍潭途中的所見所感。開篇「衝雨橋難上,捫幽徑別穿」,直接寫出旅途的艱難與詩人探索幽境的執着。中間兩聯「偶逢雲過嶺,一似釜生煙。鳥白林邊識,榴紅澗底然」,巧妙地運用比喻和色彩鮮明的描寫。將飄過嶺頭的雲比作鍋中炊煙,生動形象地寫出雲的動態與質感;用白色的鳥、紅色的石榴花爲山林澗底增添了豐富的色彩,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畫面。尾聯「旅懷掁觸甚,吟穩向江天」,則由景入情,詩人的旅途情懷在美景的觸動下油然而生,通過向江天吟詩作賦,將自己的情感與眼前闊大的自然之景融合在一起,既展現出詩人對旅途景色的深刻感悟,也流露出一種在自然懷抱中尋求心靈慰藉與詩韻靈感的心境。整首詩情景交融,動靜結合,描繪出獨特的旅途觀感。

黃淳耀

黃淳耀

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爲復社成員。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義,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爲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僧舍。門人私諡貞文。能詩文,有《陶庵集》、《山左筆談》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