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洗掾登城南阪望京邑

· 袁朗
二華連陌塞,九隴統金方。 奧區稱富貴,重險擅雄強。 龍飛灞水上,鳳集岐山陽。 神皋多瑞跡,列代有興王。 我後膺靈命,爰求宅茲土。 宸居法太微,建國資天府。 玄風葉黎庶,德澤浸區宇。 醒醉各相扶,謳歌從聖主。 南登少陵岸,還望帝城中。 帝城何鬱郁,佳氣乃蔥蔥。 金鳳凌綺觀,璇題敞蘭宮。 複道東西合,交衢南北通。 萬國朝前殿,羣公議宣室。 鳴佩含早風,華蟬曜朝日。 柏樑宴初罷,千鍾歡未畢。 端拱肅巖廊,思賢聽琴瑟。 逶迤萬雉列,隱軫千閭布。 飛甍夾御溝,曲臺臨上路。 處處歌鐘鳴,喧闐車馬度。 日落長楸間,含情兩相顧。 是月冬之季,陰寒晝不開。 驚風四面集,飛雪千里回。 狐白登廊廟,牛衣出草萊。 詎知韓長孺,無復重然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華:指華山和華陰,兩者相鄰。
  • 陌塞:指邊塞的廣闊地帶。
  • 九隴:指九條山脈,象徵着邊疆的險要。
  • 金方:指西方,古代以五行配方位,西方屬金。
  • 奧區:指深遠的地區。
  • 宸居:指帝王的居所。
  • 法太微:模仿天上的太微垣,指帝王的宮殿佈局。
  • 玄風:指深奧的教化。
  • 葉黎庶:指教化普及到百姓。
  • 區宇:指天下。
  • 謳歌:歌唱讚頌。
  • 少陵:地名,在長安附近。
  • 鬱郁:形容繁盛。
  • 佳氣:吉祥的氣象。
  • 金鳳:指宮殿上的裝飾。
  • 璇題:指華麗的匾額。
  • 蘭宮:指華美的宮殿。
  • 複道:指宮中的迴廊。
  • 交衢:指交叉的大道。
  • 鳴佩:指官員佩戴的玉佩發出的聲音。
  • 華蟬:指華麗的冠飾。
  • 柏梁:指柏梁臺,古代宴會的地方。
  • 端拱:指正襟危坐。
  • 巖廊:指高大的宮殿。
  • 逶迤:形容連綿不斷。
  • 萬雉:指萬丈高的城牆。
  • 隱軫:指密集。
  • 千閭:指千家萬戶。
  • 飛甍:指高聳的屋檐。
  • 曲臺:指曲折的樓臺。
  • 上路:指高大的道路。
  • 長楸:指高大的楸樹。
  • 狐白:指狐皮大衣,象徵富貴。
  • 牛衣:指貧賤之人的衣物。
  • 韓長孺:人名,指韓安國,曾被貶後又被重用。

翻譯

華山和華陰連綿不斷,九條山脈統御着西方的邊疆。這深遠的地區富饒而險要,雄強地掌控着重要的戰略位置。龍在灞水上飛翔,鳳凰聚集在岐山的南面。這片神聖的土地上留下了許多吉祥的痕跡,歷代都有興起的君王。我受到天命的召喚,尋求在這片土地上建立家園。帝王的居所模仿天上的太微垣,建立國家依賴於天賜的資源。深奧的教化普及到百姓,德澤滋潤着整個天下。醉醒之間人們相互扶持,歌唱讚頌着聖明的君主。向南登上少陵的岸邊,回望帝都的中心。帝都多麼繁華,吉祥的氣象蔥蔥郁郁。金鳳裝飾的華麗觀景臺,華麗的匾額敞開在蘭宮之前。宮中的迴廊東西相連,交叉的大道南北貫通。萬國使節朝見在前殿,羣公在宣室商議。官員的玉佩在早風中發出聲響,華麗的冠飾在朝日下閃耀。柏梁臺的宴會剛剛結束,千鐘的歡樂還未完畢。正襟危坐在高大的宮殿中,思慕賢才,聆聽琴瑟之音。連綿不斷的萬丈城牆排列,密集的千家萬戶分佈。高聳的屋檐夾着御溝,曲折的樓臺臨着高大的道路。處處響起歌鐘的聲音,喧鬧的車馬穿梭。日落時分在長楸樹間,含情脈脈地相互對望。這個冬天的季節,陰寒使得白天不開朗。四面八方吹來的驚風,千里之外迴旋的飛雪。狐皮大衣登上廊廟,牛衣出自草萊。誰知道韓長孺,不再重燃希望之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代京城的繁華景象和帝王的威嚴,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築的細膩刻畫,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昌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龍飛灞水上,鳳集岐山陽」象徵着國家的吉祥和繁榮,「金鳳凌綺觀,璇題敞蘭宮」則描繪了宮殿的華麗和莊嚴。詩的結尾部分通過對冬日景象的描寫,暗示了社會的變遷和個人的命運,表達了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和對未來不確定的憂慮。整體上,這首詩不僅是對當時社會風貌的記錄,也是對歷史變遷和個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註釋

  • 洗掾:官職名,負責清洗宮殿的官員。
  • 城南阪:城牆南邊的山坡。
  • 和洗掾:與洗掾一同。
  • 二華:指華山。
  • 連陌塞:山脈連綿,阻隔交通。
  • 九隴:泛指隴右地區,古代行政區劃。
  • 統金方:統治金色之地,象徵財富和權力。
  • 奧區:富饒的地區。
  • 富貴:形容京城的繁華和權貴。
  • 重險:險峻的地理位置。
  • 龍飛:帝王興起的象徵,此處指長安。
  • 灞水:河流名,流經長安附近。
  • 鳳集岐山:鳳凰聚集在岐山,比喻吉祥。
  • 神皋:神聖的沼澤地,象徵吉祥。
  • 瑞跡:吉祥的徵兆。
  • 列代:歷代王朝。
  • 膺:承受。
  • 靈命:天命,神聖的使命。
  • 爰:於是。
  • 宅茲土:選擇此地作爲都城。
  • 宸居:皇帝的住所。
  • 太微:星宿名,象徵皇宮。
  • 建國:建立國家。
  • 國天府:國家的中心和財富之源。
  • 玄風:深遠的風尚,指仁政。
  • 黎庶:百姓。
  • 澤:恩惠。
  • 浸區宇:遍及四方。
  • 醒醉:無論清醒還是醉酒的人。
  • 聖主:賢明的君主。
  • 少陵岸:指長安附近的少陵原。
  • 帝城:京都,此處指長安。
  • 鬱郁:繁盛的樣子。
  • 佳氣:吉祥之氣。
  • 金鳳:華麗的建築。
  • 璇題:裝飾精美的屋檐。
  • 蘭宮:宮殿,以蘭花裝飾。
  • 複道:雙層通道。
  • 交衢:縱橫交錯的大街。
  • 萬國:各國使節。
  • 前殿:皇宮的主要殿堂。
  • 宣室:議事的地方,如未央宮的宣室。
  • 鳴佩:佩戴的玉佩發出聲音。
  • 華蟬:華麗的蟬,象徵美好。
  • 柏梁宴:宮廷宴會。
  • 千鍾:海量的酒。
  • 端拱:恭敬的樣子。
  • 肅巖廊:嚴肅的朝廷氛圍。
  • 思賢:懷念賢能之人。
  • 萬雉:城牆,雉爲古代長度單位。
  • 隱軫:密集的房屋。
  • 飛甍:高聳的屋脊。
  • 御溝:皇帝出行時所經的水道。
  • 曲臺:曲折的平臺或樓閣。
  • 上路:主要道路。
  • 歌鐘:音樂和鐘聲。
  • 喧闐:熱鬧非凡。
  • 日落長楸:夕陽照在長長的柳樹上。
  • 含情:帶有深情。
  • 冬之季:冬季的末期。
  • 陰寒:寒冷的天氣。
  • 四面集:四面八方聚集。
  • 飛雪千里:大範圍的降雪。
  • 狐白:狐狸皮色,這裏可能指官服。
  • 牛衣:破舊的粗麻布,窮人所穿。
  • 韓長孺:漢代官員,此處借指賢臣。
  • 然灰:燃燒過的灰燼,比喻過去的功績。

翻譯

與洗殿官員一起登上城南坡,遙望京城的壯麗景象。華山山脈相連,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而隴右地區則匯聚着豐富的財富。京城被譽爲富貴之地,險峻的地形更顯其雄偉強大。龍騰於灞水之上,鳳凰棲息在岐山之陽,這都是吉祥的象徵。神聖的沼澤地帶充滿了吉祥的跡象,歷代都有英明的君主在此興起。我們的先王接受了天命,決定在這裏建立都城。皇家居處遵循着太微星宿的法則,國家的根基就在這裏,仁政如同春風滋潤着百姓。無論是清醒還是沉醉,人們都在歌頌聖主的統治。我們南行至少陵岸邊,回望那座繁華的帝都。帝都顯得如此繁榮,吉祥的氣息瀰漫其中。金鳳裝飾的華麗宮殿,璇璣般的屋檐敞亮,雙層通道連接東西,大道南北通達。各國使節朝拜前殿,羣臣在宣室商議國事。清晨的微風中,佩飾叮噹作響,華美的蟬鳴映襯着朝陽。柏梁宴剛剛結束,滿堂歡慶尚未散去。皇帝端坐在殿堂,聆聽賢者的琴瑟之音。城牆綿延萬丈,房屋密集如林,飛檐下的屋脊夾着御溝,曲折的臺閣俯瞰着主要道路。四處歌聲悠揚,車馬喧囂。夕陽灑在長長的柳樹間,人們含情脈脈。這是冬季的尾聲,白天依然寒冷。狂風四起,飛雪漫天,權貴們穿着狐白官服,貧者只能穿着破爛。誰能想到,就像韓長孺那樣忠誠的賢臣,他們的功績不再被人重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長安城的壯麗景象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自然景觀、歷史典故以及對皇帝和羣臣活動的描繪,展現了唐朝都城的繁榮與輝煌。詩人袁朗運用豐富的意象,如龍鳳、瑞跡、萬雉、曲臺等,構建了一幅宏偉的京城圖景,同時也表達了對盛世的讚美和對賢臣的懷念。詩中既有對皇家生活的尊崇,也體現了對百姓福祉的關注,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感慨和個人情感。

袁朗

隋唐時雍州長安人。袁樞子。仕南朝陳爲祕書郎,爲江總所重。嘗制千字詩,當時以爲盛作。累遷德教殿學士。入隋歷尚書儀曹郎。唐高祖武德初爲齊王府文學。太宗朝累封汝南縣男,再轉給事中,貞觀初卒。有集。 ► 4篇诗文

袁朗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