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作巫山詩

荊門秋水急,巫峽斷雲輕。 若爲教月夜,長短聽猿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荊門:地名,位於今湖北省宜昌市。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與湖北省交界処。
  • 若爲:如何,怎樣。
  • 長短:此処指猿聲的長短變化。

繙譯

荊門的鞦水流得急促,巫峽的雲朵顯得輕盈。 如何能在月夜裡,聆聽猿聲的長短變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荊門鞦水的湍急和巫峽雲朵的輕盈,通過對比自然景觀的動態與靜態,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神秘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想象,表達了詩人對月夜猿聲的曏往,猿聲的長短變化在月夜中顯得尤爲動人,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哀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細膩感受和對夜晚幽靜之美的獨特理解。

崔仲方

隋博陵安平人,字不齊崔猷子。少有韜略。北周時,武帝有滅北齊之志,乃獻二十策。入隋,與高潁議正朔服色,並勸除六官,依漢魏舊制。出爲虢州刺史,上書論取陳之策。帝悅,進位開府。及伐陳,爲行軍總管。文帝仁壽初爲代州總管。煬帝時,年老,出爲上郡太守。遷信都太守,上表乞休致。卒於家。 ► 3篇诗文

崔仲方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