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士今雨 謁選入都余於友人席間見之聽其言知其非常人也明旦枉過出紙索詩輙賦一篇送之作宰(甲申)

· 陳沆
端揆責宰相,建言責御史。 此外親民官,莫如宰百里。 君今徵我詩,聽我說臧否。 近來稱吏才,奔走而已矣。 長官有使令,百計求一喜。 小民有曲直,三年不得理。 官府日以疲。 吏胥日以侈。 中乏惻怛心,優容甚榜捶。 中原及江淮,兵荒積如燬。 九重日夜憂,民病殊未起。 安得百好官,力挽風俗靡。 好官如豐年,緩息民所恃。 昨日樽酒邊,與君結交始。 所言明且清,知君不貪鄙。 便當出作宰,幸保初服美。 一縣如一身,元氣頂到趾。 中間稍隔閡,壯健終必死。 誰令雀與鴞,善養皆赤子。 民之愛刀劍,不如愛耒耜。 流離易爲恩,無患盜不止。 我言是涕淚,區區盡于此。 他日治行成,來觀桑中雉。
拼音
陳沆

陳沆

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著名詩人、文學家,原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湖北蘄水(今湖北浠水縣)人,室名簡學齋,白石山館,被魏源稱爲「一代文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出身於下層官僚家庭。曾祖父陳嘉霽生前苦讀經書,屢試不得志,後抑鬱而死。祖父陳士珂,舉於鄉,終生未仕,做一個「傳道授業解惑」之人。其父陳光詔,字金門,清乾隆己亥(公元1779年)舉人,官授知縣。他為官梗正,善政甚多,口碑極好。陳沆於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中舉,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中進士一甲一名,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任廣東省學政,典廣東鄉試(廣東省大主考),任會試同考官。次年,任禮部會試同考官。官至四川道監察御史。陳沆卒年,《清史列傳》記爲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周錫恩撰《陳修撰沆傳》則言年四十一,當為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後歸葬於浠水縣西調軍山南麓。學宗宋儒,工詩。有《詩比興箋》、《近思錄補注》、《簡學齋詩存》、《白石山館遺稿》。 ► 371篇诗文